第406章无题
扩员?依荷有些迟疑,其他人听到了也都有些慌乱。
显然并不是很希望扩大队伍规模。
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猜,大家相处的氛围挺好的,谁知道新来的人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融入团队。
万一来了个不省心的,那不是找罪受吗。
面对这种情况,陈景恪自然是有办法应对的。
“不用担心,这一次的人手全部从观里挑选,你们不会连他们都信不过吧?”
依荷连忙道:“怎么会,我们悉听真人安排。”
周襄也站出来提自家媳妇解围道:“杂志社也确实该扩编了,现在我审稿审的头都大了,做梦都在审稿。”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道:“我也是,太累了,早就想提议扩员了。”
陈景恪笑道:“这不是正好吗。以后这套用工标准不只是作坊区使用,咱们紫霄观也要用,甚至还要推广天下,那就先从杂志社开始吧。”
“你们先统计一下,招录多少人才能确保每天工作八小时,还能把稿子审完,然后咱们就着手挑选人手。”
望月谈这么重要的东西,陈景恪是肯定不会从外面选人进来的,即便是大儒过来都不行。
原因很简单,影响力太大,出任何问题那都不会是小事儿。
谁知道外面来的人会不会有别的想法,在上面搞敏感违禁信息。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真出现这种情况,谁都兜不住。
紫霄观内部成员,至少身份上是可靠的。
且他们的户籍也都掌握在紫霄观手里,出问题的概率很小。
不过选拔人手的事情他并没有操太多心,甩手交给了武舒。
紫霄观数百口人,哪些可靠哪些堪用,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了。
之后他就再次回到书院,直奔作坊区。
织布机的整体框架已经制作完毕,现在正在打造零部件。
这台机器是真正纯手工搓出来的,很多零件都是反复试了好几遍才确定下来,制作速度有多慢可想而知。
陈景恪瞅了一圈,才把李泰叫出来,道:“之前让你设计的蒸汽机图纸伱搞出来没有?”
李泰点点头道:“弄好了,包括生产流程都给你设计好了,可着实废了我们不少功夫……我办公桌旁边的盒子就是,你自己去取吧。”
陈景恪笑道:“不错,够兄弟,回头赚钱了给你包个大红包。”
李泰吐槽道:“不用发红包,少来找我几次就行了。”
陈景恪说道:“自家兄弟,你这样说就太见外了。”
李泰翻了个白眼,转身就想走。
陈景恪喊住他道:“别急着走啊,织布机还要多久才能造好?”
李泰头都没回,边走边说道:“至少一个月才能拿出量产图纸,以后别问了。”
一个月?陈景恪估算了一下时间,露出几分喜意,绰绰有余。
去李泰办公室,在他书桌旁边看到了一个挺大的箱子,里面装了厚厚三摞纸。
每一摞都有三四百张,每一张上面画的都是蒸汽机的一个结构或者零件。
包括零件的形状,尺寸等等,非常的详尽齐全。
这三摞纸代表着三种不同型号蒸汽机的设计图纸,是李泰带领同学们绘制而成。
一切都是草创,陈景恪也没有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型号也很简单,就大中小三种。
未来蒸汽机场主要生产的就是小中型号的,大型的在很长一段时间估计都用不到。
不过该有的技术储备还是要有的,以免需要的时候手忙脚乱。
把箱子盖上,让跟随而来的徐山鹰等人进来抬走。
并没有直接送去工厂而是放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那边现在一片混乱,弄过去丢了就麻烦了。
把图纸放好,他又去找了程怀亮。
“钢铁都要回来了吧?”
程怀亮说道:“魏王出马自然没有问题,工部和并不乖乖的把铁一分不少的都给了。就在仓库里堆着呢,你要不要去看看。”
陈景恪摇头道:“我去看它干啥,铁轨可以开始修建了。”
程怀亮苦笑道:“我都没见过这东西,你让我怎么建呀?”
陈景恪说道:“很简单,先打造一辆火车头,然后建造一段铁路做实验。”
“看看地基需要打的多牢固,需要垫多厚的石子,多远垫一根枕木……把火车头开上去跑一跑就知道了。”
程怀亮道:“你说的轻巧,别的不说,这火车头我上哪弄去?”
陈景恪说道:“火车头简单,让李泰去工部跑一趟,问他们要一台大一点的蒸汽机。拖到学校来,分一波人过来打造个车架子就可以了。”
程怀亮道:“你不是说过不再麻烦魏王了吗?这才几天就忘了?”
陈景恪笑道:“我只说我不去找他,没说你不去啊。呵呵……”
程怀亮哭笑不得,道:“你还真是……行吧,我去找魏王。”
陈景恪继续说道:“还有工匠,让他问工部要一些过来。尤其是善于修桥的,一定要找几个过来。”
“从书院到长安城南,一路上要经过许多天然河沟和水渠,需要提前把桥修好。”
程怀亮质疑道:“他们修的桥能跑火车吗?别到时候给压塌了。”
陈景恪胸有成竹的道:“放心,没问题的。”
前世英国有一座桥使用了数百年,上面跑各种车都没问题。
这就说明古法造桥是没问题的,最多就是多花费一点时间。
更何况他还有杀手锏,水泥。
普通水泥的成分太简单了,制作方法也简单。
大不了让这些工匠修水泥大桥。
见他如此自信,程怀亮也不在说什么。
陈景恪继续说道:“再去雇佣一些民夫过来……不用从远处找,就十里八村愿意出来做工的百姓就行。”
“最好找那种修过驰道或驿路的人,他们有经验,能更好的把铁路修好。”
大家只知道秦朝修了直道,因为使用两千多年还存在,大家对此称赞有加。
事实上秦直道之所以能存在两千多年,是因为历朝历代都在对其进行维护和修缮。
甚至强盛的大统一王朝,如汉、隋、唐又在秦直道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以唐朝为例,他们在秦直道的基础上,又修建了七条驿路。
第一条是从长安到西域的西北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