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纬随即任命高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领山西兵事。
好了,既然高延宗你要死战,你就死战好了,这里就全都交给你,我就不奉陪了,我可不想做炮灰。
高纬专门选择在了夜里出跑,趁着夜黑风高,没人发现,高纬带着一帮亲信,当然还有自己的爱妃冯小怜,突破了晋阳城的城门,向着北方,狂奔而去。
然而,一路向北的高纬还没走多远,手下就有很多人纷纷散去。
原因很简单,突厥那是什么地方?虽然说风吹草低见牛羊,也有一番草原风光,可那毕竟是塞北苦寒之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连个女人都没有。一群过惯了安逸享乐生活的人,谁愿意遭这个罪,去什么突厥,去那儿除了喝西北风还是喝西北风。
眼看着高纬真的要变成孤家寡人了,这时候一位领军牵住了高纬的马,苦苦劝谏,我们还是回去吧,别去突厥了,您要是执意要去,那这帮手下可就全都溜了。
高纬想想也是,突厥那种鸟不拉屎的地儿,确实不是什么好去处,而且自己怀里还有这样的一位千娇百媚的美人儿,跟着自己风吹日晒,万一变成黄脸婆怎么办,也罢,那就不去突厥了。
高纬随即拨转马头,向东南而去,这次的目标是邺城。
显然,高纬深刻意识到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如果不走群众路线,那就会被群众所抛弃
高纬一路风尘仆仆地回到邺城之时,他清点了一下随行人数,居然只剩下了几十人,但是,这还不是最让高纬震惊的,真正让高纬震惊的是,穆提婆丢了。
总共就几十人,找来找去,死活看不到穆提婆的人影,难道是在路上被野兽吃了?
事实上,当高纬一路向东逃的时候,穆提婆却是一路向西,穆提婆要去见一个人,此人就是宇文邕。
穆提婆一见到宇文邕,倒头便拜,表示愿意归顺大周。
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更何况不是夫妻呢?穆提婆自觉高纬已经大势已去,如果再不改换门庭,那么,自己可就得陪高纬一起送死啊。
对于穆提婆这种唯利是图的骑墙派,宇文邕打心眼里是瞧不起的,不过,宇文邕还是欣然接纳了穆提婆,并且出人意料地赏赐给穆提婆厚禄。
原因很简单,穆提婆是什么人?北齐三贵之一,高纬最宠幸的大臣,连穆提婆这样的人都投降了,其他人还犹豫什么?而且,宇文邕是个爱才之人,只要来投靠,就会有厚禄等着你们。跟着宇文邕,那是前途光明,跟着高纬就只能像个丧家之犬一样东躲,你们还等什么?还不快点弃暗投明?
宇文邕这一招,就叫做收买人心。
很快,穆提婆叛变的消息,顿时在整个北齐朝廷里炸了锅,朝臣们无不人心思动,一个个都相继投入到了北周的大营。
高纬简直要气疯了,好你个穆提婆,我把你当兄弟,你居然背叛我。
怒不可遏的高纬,决心要报复穆提婆,报复穆提婆本人是不可能的了,那就报复他的家人。
高纬下令把穆提婆的家人悉数抓来,毫不留情地全部处死,而穆提婆的老妈,也就是高纬的奶妈陆令萱,也不得不自杀而死。
一代传奇奶妈,就此终结了她的人生之路。
说到陆令萱,就不得不交代一下他的老相好祖珽。
祖珽虽然奸诈贪财,但他绝对是北齐后期智商最高的一个人,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的祖珽不知是大脑短路还是怎么的,提出要罢黜宦官和内侍。
这一下子就触怒了陆令萱和穆提婆母子,陆令萱和穆提婆便在高纬面前诋毁祖珽,祖珽最终被赶出了朝廷,派到了北徐州担任刺史,不久就死在了徐州。
恶人自有恶人磨,这句话放在祖珽身上绝对在理。
高纬杀完穆提婆一家,他残暴的一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于是,高纬更加不得人心。
曾经无比效忠的斛律光,被你杀了,誓死效忠的兰陵王,也被你杀了,而你现在却要所有人对你忠心不二,这真是天底下最可笑的笑话了北齐最后的猛将
然而,还有这样一个人愿意为高纬效忠,为北齐效忠,不是别人,正是据守在晋阳城的高延宗。
高延宗,自小便孔武有力,有大将风范,他从小就被开国皇帝高洋所收养,并被封为安德王。史载高洋非常溺爱高延宗,甚至于允许高延宗在自己的肚脐里撒尿(口味有点重)。
而高延宗早年也曾骄横不法,后来洗心革面,终于成长为军界新星。就在平阳大战中,整个北齐军队都丢盔弃甲,死伤惨重,唯独高延宗所率领的部队,完好无损地撤退回了晋阳。
高纬把晋阳城的烂摊子,一股脑儿都丢给了高延宗,溜之大吉去了,高延宗虽然无奈,但他却不会放弃。
事实证明,高延宗是一位非常有威望和人气的将军,就在高纬离开晋阳不久,众将士纷纷推举高延宗称帝。
称帝?这可是谋逆之罪,高延宗决不敢做这种事。
可是,手下的那些将士们却不依不饶,他们对于弃城而逃的高纬,已经彻底绝望了,而他们唯一指望的,就是高延宗。
这些将士们,都是高延宗一手提拔的,都是有血性的硬汉子,他们只有在高延宗的带领下,他们才愿意卖命。
高延宗被逼无奈,他只能顺应民心,接受了大家的这一。
公元576年12月14日,高延宗在晋阳称帝,改元德昌。
高延宗称帝了,没有隆重的登基大典,没有奢华的黄袍冠冕,却有着一番慷慨激昂震慑人心的宣言:
“当今的皇帝,昏庸懦弱,忠臣被杀,宵小横行,如今兵临城下,皇帝竟然连夜逃遁,不知去了何处,承蒙各位将士的抬爱和不器,现在我只能继承这皇帝大位,希望众将士能与我同仇敌忾,誓死守卫晋阳城。”
高延宗看着眼前的这些将士们,从他们的眼神里,他能看到一种视死如归的勇气,一股巨大的悲凉感涌上心头,泪水逐渐了眼眶。
高延宗称帝的消息,很快传播出去,原先不少动摇的人,也都逐渐纷至沓来,聚拢在了高延宗的麾下,规模很快发展到了一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