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隋唐风云 > 第30章大乱

第30章大乱(2 / 2)

 推荐阅读: 大佬对我窥伺已久 我在末世种个田 开局我成为大宗师 是你们逼我做皇帝的 爱妃为何总想害本王 阴阳小道姑 玄幻:开局拥有百亿黄金 游戏设计:我!虐疯玩家! 大唐:拜托,我真不是世外高人 深渊归途
最新网址:hbcjlp.com

一直到周武帝宇文邕亲政之后,宇文邕大举灭佛,但是在灭佛的同时,却是存道的。并且,宇文邕在灭佛之后不久,就建立了通道观,组织了大批道士编纂了一部非常宏大的道家典籍《无上秘要》。

而我们反观东魏北齐,高氏对待佛道两家的态度和宇文氏截然相反。北魏时期,皇帝即位之时,都要去道坛,接受符箓。这一制度,宇文氏一直都继承了下来,而在《北齐书》中,却从未有过一次皇帝即位登临道坛,受符箓的记载,并且,道坛最终被废。

公元555年,即北齐天保六年,北齐皇帝高洋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灭道运动。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记载:“齐主还邺,以佛、道二教不同,欲去其一,集二家论难于前,遂敕道士皆剃发为沙门;有不从者,杀四人,乃奉命。于是齐境皆无道士。”

这场灭道运动,使得北齐境内的道士顿时销声匿迹,所有的道士全部剃了头发,做了和尚。

而在《历代真仙体道通鉴》的卷二九、卷三十中,叙述了从北魏寇谦之以来的二十三位北朝道士,其中西魏北周一共占了十一人,东魏北齐却连一个人也没有。从这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东魏北齐对道教是非常蔑视的。就在高洋灭道运动之后,北齐涌现出了更多的谣言谶语,这些谣言谶语全部都是对准的高氏家族。

《北史》卷七记载:初,帝登阼,改年为天保。士有深识者曰:「天保之字,为一大人只十,帝其不过十乎。」又先是谣云:「马子入石室,三千六百日。」帝以午年生,故曰「马子」。三台,石季龙旧居,故曰「石室」。三千六百日,十年也。又,帝曾问太山道士曰:「吾得几年为天子?」答曰:「得三十年。」道士出后,帝谓李后曰:「十年十月十日,得非三十也?吾甚畏之,过此无虑。人生有死,何得致惜,但怜正道尚幼,人将夺之耳。」帝及期而崩,济南竟不终位,时以为知命。

高洋即位改元天保,有术士把“天保”二字拆分为“一大人只十”,事实上,高洋确实只当了十年皇帝,在天保十年驾崩。

又有谣言说“马子入石室,三千六百日。”高洋属马,石室是后赵皇帝石虎的故居,三千六百日就是十年“马子入石室,三千六百日”就是指高洋只能做十年皇帝。

后来又有道士说,高洋能得天下三十年,高洋却把“三十年”拆解为“十年十月十日”,果不其然,高洋的死亡日起正是在天保十年的十月十日。

另外,前文中也讲过,北齐灭亡之后,高孝珩和高湝拉起了一支四万人的队伍,据守在信都,宇文邕派出宇文宪和杨坚前去平叛,最终高孝珩和高湝二人被俘虏。当时,高孝珩被俘虏之后,就非常感慨地对宇文宪说,赵郡有一个叫做李穆叔的术士曾经预言北齐国祚只有二十八年,最后果不其然,北齐一共只有二十八年就灭亡了(公元550年—577年)。

由此可见当时谣言谶语之多,而这些谶语的始作俑者就是这些被剃了光头,心怀怨恨的道士。他们用这种谶语的方式来诅咒北齐,诅咒高家。

正是因为高氏的灭道政策,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的宗教矛盾,内心充满怨恨的道士们,利用这种谶语的方式来诅咒佛教徒、诅咒北齐,诅咒高家。

事实上,北齐、北周相继建立之后,两国所确定的德性均为木德,因为东西魏都是水德,水生木,因而德性确定为木德。

木德,所对应的颜色是青色,但是北齐和北周却都没有选择崇尚青色,北齐尚赤,北周尚黑。

北齐尚赤的原因,史书没有记载,还有待研究,但是,北周尚黑的原因却并不复杂,这完全是为了对应“亡高者黑衣”的预言。

公元550年北齐建立,到了公元555年,即北齐天保六年,北齐正式宣布灭道,因而,“亡高者黑衣”的谶语应当在555年之后开始流行。

北周建立于557年,此时“亡高者黑衣”的谶语已经天下皆知,北周便充分利用了这一谶语,虽然北周德性是木德,但是在尚色的问题上,却选择了黑色。

而这一谶语也一定程度影响到了周武帝灭佛,北周为了应黑衣的谶语,自然会排除掉其他人应谶的可能,所谓天无二主,肯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宇文邕灭佛政策的推行。

“亡高者黑衣”的预言,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道教在西魏北周和东魏北齐的发展境遇不同所导致的,直接原因就是公元555年高洋灭道这一事件。

“亡高者黑衣”这一预言的初衷,是为了诋毁佛教僧人,诅咒北齐,但是最终却被北周宇文氏所利用。

这一预言流传到后世,被后世之人理解为北周灭亡北齐是上天注定的,甚至还有人理解是隋朝统一天下也是因为这条预言,因为隋朝的开创者杨坚是个佛教徒,这实在是大错特错。可以说,历史跟我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陈朝旧事(1)

南北朝后期最强大的北齐政权,就这样被周武帝宇文邕吞并了,一个崭新的北周帝国从此屹立在了中原大地之上。

能够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无论对宇文邕本人,还是对北周的臣民来说,这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也足以令宇文邕彪炳史册。但是,北周的突然强大,对于另外两个国家来说,却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这两个国家,一个是北方草原上的突厥,另一个是江南水乡的陈朝,一南一北,如同三明治一样把北周夹在了中间。

眼看着宇文邕自己一个人独吞了了北齐这块大蛋糕,突厥和陈朝并不甘心,他们无法接受北周的一枝独大的事实。

于是,陈朝决定趁着这一时机,对北周趁火打劫一把,做出这一决定的人就是陈宣帝陈顼,而要讲陈宣帝就要先从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讲起。

事情还要回溯到公元554年,西魏权臣宇文泰发动了对梁朝首都江陵的突然袭击,身处江陵城中的梁元帝萧绎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平日里只顾一味地奉承宇文泰,却不想宇文泰会对自己动刀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