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你说谁是母大虫!”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打起嘴战,这对欢喜冤家一聚头便是青蛙闹塘——吵闹不休,赵承玉早已见惯。
夜阑人静,赵儒正伴着烛火翻检案卷。他束发做髻,须发半白,烛光下额前几道褶纹显眼,但那坚挺的眉峰与刚毅的神色,多少能瞧出赵儒年轻时定是气宇不凡。
静夜中,一声几不可闻的叩门响转瞬即逝。
已过六旬的赵儒仍然耳目聪明,捕捉
到这微弱的声响后,轻道了声“进来”。
旋即房门轻启,赵承玉倾身而入,他手脚轻盈,连回身关门都不曾发出细微响动。
他上前弓腰作揖,“义父,是否叨扰您歇息?”
“无妨,我也正在查看案卷。”赵儒示意赵承玉面前坐下,“时日尚早,你我父子二人正好得闲说说话。”
又道:“我听闻蓉儿今日同人争执,叫旁人看了笑话,好歹也是待字闺中,还是这般不知轻重”
“蓉儿听不得旁人说安察堂半点不好,也是一时情急失了分寸,还请义父不要责怪。”
“我知道蓉儿性子,早些时辰她已向我请罪。”赵儒叹笑道:“为父年老体弱,如今教导这个女儿竟是心力交瘁好在玉儿你自小争气,从不需为父忧心。如今安察堂公务吃重,我这把骨头已是吃不住,好在赵家后继有人,安察堂这条大梁还需你来担负呀。”
“义父言重了。孩儿德薄才疏,顶多充当左膀右臂,尚且只能为义父排忧解难,若是只身担负安察堂,孩儿自问还是力不能及。”
赵儒微微一笑,转而长叹,叹声于静夜中游荡,长久不息。
赵承玉明白义父为何叹气,甚至能理解他此时心头诸多愁绪。
安察堂虽属官府编外,但肩负的职责却丝毫不轻。许是看中了安察堂多年来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由此官府分派的重任日甚一日,虽则如此,赵儒还是一如既往以身作则,首当其冲,奈何这几年劳累过度,身子每况愈下
思绪至此,赵承玉抬眼望了望父亲。当年如松柏般坚毅的身影仿佛又重现眼前,而灯烛下,如今的他仿若泥塘中已然凋零残败的莲叶,茎条蜷弯,叶片枯槁。
赵承玉垂下眼眸,不忍再看。
面前这个自己视为亲父的长者,当年如何教导自己读书习武、识人辨理,如今追忆起来,这件件往事历历在目。
于赵承玉而言,赵儒恩同父母,现今却觉着自己每一寸皮肉,每一根筋骨,都是从面前这个男人身上撕扯下来的
思绪未了,赵儒沉声道:“玉儿,你深夜来访,定是有要事寻问吧。”
赵承玉微怔,又一细想,自己心底什么念头,哪里逃得过这个亲手养育自己的父亲的眼目。
“今日闹事之人我已经尽力安抚,只是”赵承玉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我对十四年前那场烈日堂大火知之甚少,唯一知晓的便是众人口耳相传的说法。如今有人借烈日堂之名行凶,义父总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如今我却对这图腾来历知之甚少我知道义父一直对那件往事避而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