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很奇怪,他觉得这明明是一件小事儿啊,有什么可激动的?
但是就像崇祯对王林轩的信任是无条件的一样,他对王永光的信任几乎也是无条件的。
所以,在王永光表现出异常之后,他还是耐心的听完了王永光的说法。
王永光的判断和当初朱审烜的判断是一样的,他也认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不管王林轩这次是胜是负,王林轩恐怕都要为这次大战承担责任。
听完王永光的分析,崇祯的面色阴沉得可怕。他本来就不是被作为皇帝拿来培养的,所以他对很多东西就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对于朝政和国家大政上的很多东西,他也是一个纯纯的新手。
他从未想过王林轩就算打赢了也会付出代价。可是他却不得不承认,王永光分析的非常有道理。如果林丹汗非要自己拉出一个责任人来,王林轩自然是最能让林丹汗满意的。
作为一个帝王,崇祯感受到了莫大的耻辱。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向林丹汗低头了。
上一次,因为他的边军不是林丹汗的对手,所以他不得不向林丹汗低头,可这一次他能打赢啊!他对王林轩有绝对的信心。
不仅仅是因为上一次大战王林轩给了他莫大的惊喜,更重要的原因是锦衣卫最近给他带来了很多有关王林轩的消息,其中的任何一条都说到了王林轩正在努力的训练军队,崇祯无法想象王林轩会因为什么原因输给林丹汗。
可这并不代表崇祯就能保住王林轩了。
第二天早朝,崇祯将这件事拿到了朝堂上商议。
他的初心自然是希望能有人拿出一个计策来拯救一下王林轩和他的大明。
然而,当崇祯将希望的目光投向自己的那些大臣们的时候,他却失望的发现所有人都低着脑袋不说话,好像所有人都拿不出计策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局真的无解吗?
显然不是啊!
王林轩的困局不仅有解,而且解法还是崇祯最希望看到的那种。
大明就算打赢也得给林丹汗赔礼道歉的前提是大明无法再支撑一场大战。所以大明不得不通过谈判来缓解山西那边的压力。
可如果山西那边压根就没有压力呢?
之前山西为何没有压力?因为满桂在!
现在山西为什么有压力了?那是因为满桂不在,而王林轩的官职又不够,他的职权范围太小。他能保证所有来犯的敌人都会被他赶出去,但是他无法将敌人挡在过门之外。
王林轩好歹是一个都指挥使,崇祯总不能把王林轩送去守沃阳吧?
既然如此,崇祯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将王林轩升到总兵的位置上呢?
只要崇祯这么做了,那么局面又会回到之前满桂守山西时的那样,林丹汗再也跳不起来了。
王林轩今年年不满二十,无论是从资历还是从年龄上来说,让他当总兵都太早了。可是要是凭能力和功绩,他当一个总兵简直太合适了。
当满朝文武知道林丹汗这次来犯的兵力就只有三万人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一次王林轩又能立下大功了。
先后两次在大明最大的两个敌人身上刷到了大功,王林轩的功绩要是再不够,天下的很多总兵功绩就更不够了。
在崇祯朝的总兵之中,侯世禄都能算是优秀的了。
虽说他的能力确实不怎么样,但是他好歹忠心、敢战啊!
崇祯朝的大部分总兵都是能力不行,而且还不敢战的那种。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像侯世禄这种,祖辈给了他们一个很高的起点,然后只要稍微混一点资历就能给自己混到总兵的位置。
相比起他们来说,王林轩简直不要太优秀!他优秀得都有些像是外星人了!
如果王林轩是像蓝玉和周瑜一样,生在一个创业期的王朝,那么现在的王林轩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危机。上位者们早就已经把总兵的官帽给王林轩准备好,等着他凯旋而归直接就地上任了。
可惜,现在的明末是一个末世!
每一个王朝的末期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机构越来越臃肿,办事效率却越来越低下。
因为在王朝持续的时间之中,一定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当时的执政者为了应对这种危机就会给王朝打上各种各样的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