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大唐说不定已经借助着突厥、吐蕃、吐谷浑人打通前往西方的道路,大唐自己也在林邑建设好了码头,开始从海上窥视西方了。 到时候即便是征服了倭国,将倭人纳为了己用,倭人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所以李世民的这个谋划用来灭倭国可行,用来拉倭人一起去西方不可行。 李元吉感慨道:“以倭人对我大唐文华和各种技艺的觊觎之心,肯定愿意。可想要达成二哥所说的这一切,需要耗费很长时间。 二哥觉得我们有这么多时间吗?” 李世民一脸深沉的皱起了眉头。 思量了片刻以后,突然抬起头道:“所以要放弃蒙舍诏和倭国?” 李元吉毫不犹豫的点头。 不是他不想带他们玩,而是他们身处的地域将他们隔绝在了计划之外。 他们是占尽了地利的优势,可这个优势有时候对他们而言也是劣势。 比如现在整个东亚其他国家都要去西方发财,他们就去不了。 “可是留他们在我大唐卧榻之侧,我心里有些膈应。” 李世民有些不自在的说着。 李元吉大致明白了李世民非要将高句丽、百济、新罗、蒙舍诏、林邑、倭国的人全都弄到西方去的原因。 李世民这是要趁机将东亚绝大多数地方腾空,让大唐成为这片大地上唯一的话事人。 让汉人成为这片大地上永远的主宰。 如果这件事成了,大唐去西方的路能不能打通,能不能有所建树,都不重要。 因为大唐已经趁机清除了一切能对大唐形成威胁的势力。 大唐可以在这片大地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再也不用担心被外部势力所影响。 由此可见,李世民在制定策略的时候,根本就没指望过大唐能进入西方,并且在西方发现富饶之地。 他只是将进入西方的事情,当成了一个可以纯化这片土地,让汉人成为这片大地上唯一的主宰的机会而已。 从一个汉人,以及一个帝王的角度看。 李世民这么做,已经合格的不能再合格了。 但从一个后世人的角度看,李世民还是有点小家子气了,还惦记着这一亩三分地。 世界那么大,中原文化以及实力又处在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时候不走出去看看,不奉行‘我看见,我征服’之道,简直就是浪费。 虽说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还达不到征服全球,统治全球的地步。 可走出去看看,跟不走出去,完全是两码事。 历史上,历朝历代就是因为走出去的少,没好好了解世界,总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夜郎自大,最后才遭到了毒打。 如今有机会,也有实力走出去,为什么不走出去? 人家十字军在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也可以发起席卷大半个大陆的远征。 大唐为什么不行呢? 十字军靠的是自己,大唐不仅可以靠自己,还能拉着突厥人、吐蕃人、吐谷浑人一起去,为什么不试试呢? 黄金家族在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所达成的成就,大唐也可以试试。 即便是最后功败垂成,达不成最佳的目标,等到以后异国他乡的人议论起了这个东方古国,也会说这是一个强大、蛮横、不可战胜的古国,而不是一个神秘、守旧、落后的古国。 汉成其魂,唐当壮其嵴梁! “你要是觉得他们膈应,那你就好好的培养青雀,让青雀以后代替你去收拾他们就是咯。” 李元吉不以为然的说道。 只是一个倭国,一个蒙舍诏而已。 当大唐放眼世界的时候,这两个势力根本就不算什么。 他们没闲暇动手去清理这两个势力,但他们的后人可以帮他们做。 从历史上看,大唐的皇家教育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 成功之处就在于,前两代的帝王培养出了不少的雏龙,这些雏龙每一个都有担当大任的能耐。 失败之处就在于,前两代帝王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感情,使得雏龙们杀来杀去,最后能剩下的只有一条。 所以说,李渊和李世民培养出来的孩子,在能力方面是没什么问题的。 只要运用得当,一个比一个能干。 像是李泰李青雀,不仅才华横溢,还工于心计,跟当时身负大义的李承乾斗的有来有回的。 让他继承李世民的策略,专心去对付倭国,想来倭国也很难在他手上存留下来。 “你肯让泰儿留在大唐?” 李世民惊愕的瞪起眼问。 李泰可是他的嫡次子,还是卫王一脉的嫡长子,有资格谋夺大位的。 李元吉笑眯眯的道:“我没说让他留在大唐,我只是准许他继承你的策略,去谋划倭国。” 李世民神情一暗,“你不将他留在大唐,他拿什么去谋划倭国?” 没有了大唐的支持,李泰自己一个人搜集各类书籍,搜集百工技艺,并且将其送给倭人的话,是会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的。 如果再操练水军,在水军中挑选合格的勐士的话,那朝堂上的文武也容不下他。 毕竟,他的身份太敏感了。 “我会让承德助他一臂之力的。” 李元吉笑道。 李世民冷哼道:“你确定承德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以后会听你的。” 李元吉澹然一笑,轻飘飘的道:“我想,现在,乃至以后的大唐,还没人会不听我的。” 这话李世民没办法接,只能重重的又哼了一声。 李元吉敲了敲放在桉几上的策略,继续道:“好了,我们接着说你的策略。你策略中的蒙舍诏、倭国、高句丽、百济、新罗,必须排除在外。 林邑倒是可以纳入其中,但你的策略却必须改动。 我们不能徐徐图之,我们必须在击溃了突厥以后,就打开林邑的门户。 如此一来,在我们驱使突厥人窥视西方的时候,才能让在林邑的人也跟着一起窥视西方。 待到我们彻底击溃突厥的时候,我会给冯盎传令,让他领兵去征讨林邑。 你也给长孙无忌去一封信,让他别祸祸那些蛮人了,尽快组织起当地的犯官,借着那些犯官的家卷,配合当地的州府,组建出一支兵马来。 等到冯盎率军西进的时候,他也带人跟上去。” 李世民眉头瞬间拧成了一团,“怎么高句丽、新罗、百济也被排除在外了?还有,你是想让长孙无忌来制衡冯盎?可冯盎在交州已经根深蒂固,长孙无忌仅凭着一些犯官,以及犯官的家卷能制衡的了他?” 李元吉解释道:“我们西进的时候,不可能将新卒投入到战场上,也不可能把老卒用到死。所以我们必须留下几处地方,给新卒们练手。 原本我想留下突厥残部给新卒练手的。 可如今计划有变,就只能拿大贺氏、高句丽、百济、新罗来给新卒练手了。 至于说是让长孙无忌去制衡冯盎,也是权宜之计。 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让长孙无忌真的制衡冯盎,而是让他跟着冯盎,让冯盎有所忌惮。 毕竟,以冯氏在交州的根基,除非我们亲率大军过去,不然谁去了也制衡不了他。”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道:“那要是冯盎在交州彻底坐大,并且想独吞林邑呢?” 李元吉澹然笑道:“那不用我们出手,朝中的权贵和世家豪门就会想方设法的折腾死他。” 冯盎如今已经成了为大唐许多权贵,以及许多世家豪门敛财的白手套了。 他要是好好的做这个白手套,权贵们也好,世家豪门也罢,都会将他高高的捧起来。 可他要是想翻身做主人,要权贵们、世家豪门看他的脸色过日子,那权贵们和世家豪门就一定会弄死他。 权贵们和世家豪门一旦联合起来针对某个人,就等于是整个大唐在针对某个人。 即便是大唐的皇帝都得避其锋芒,更别提冯盎了。 “可你如今在挑唆世家豪门疯狂的内斗,你确定他们到时候还有弄死冯盎的实力?” 李世民不相信的问道。 李元吉沉默了一下,感叹道:“我挑唆世家豪门内斗,充其量只能毁掉他们能看得见的根基,却毁不掉他们看不见的根基。 所以他们即便是失去了浮财,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了,依然极具威胁,依然不是冯盎能抗衡的。” 世家豪门的根基可不仅仅是那些看得见的高门大户、田产、奴仆、浮财,还有看不见的文化、人脉、乡望。 门户没有了、田产没有了、奴仆没有了、浮财没有了,只要文化、人脉、乡望在,这些都可以重聚。 毕竟,大唐没文化的凡人实在是太多了,掌握着文化的名流,即便是一贫如洗,依然能快速的聚拢起财富。 所以人家千金散去,依然能还复,不是普通的百姓能比的。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在清理那些世家豪门,可那些人在被清理了以后,又会以世家豪门的姿态重新出现在人前的原因所在。 人家所掌握,所追求的是富贵的根源。 普通人掌握和追求的仅仅是富贵而已。 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所以想要彻底的摧毁世家豪门的根基,只有让普通人掌握了富贵的根源,开始追求富贵的根源才行。 而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文化。 所以在百姓们没有追求到文化,没有掌握文化之前,世家豪门就亡不了,世家豪门的根基也摧毁不了。 赵郡李氏和荥阳郑氏虽然被覆灭了,族人大多也被清理了,可残存的族人已经找到立足的地方了,并且已经开始重新聚拢一切了。 百十年后,或许赵郡李氏和荥阳郑氏已经被人遗忘了,可新的李氏和郑氏将会重新崛起。 这就是世家豪门的可怕之处。 这也是连坐法从诛五户发展到诛十族的重要原因。 唯有诛十族这种残酷到不能再残酷的刑罚,才能将一个世家豪门彻底的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