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基于一种情理逻辑拉开了两伙人的冲突,这个时候,情理逻辑就应该要停止了,开始进入到事理逻辑。
谁对谁错,要给出一个公平的结论,而不应该一味的偏向表面上的弱势群体,而忽略了真实被害人的内心感受。
一味的偏向表面上的弱势群体,只会让事理不分,人心不和,也是积累性别对立、年龄对立、长幼对立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情理逻辑是一个民族的良心,事理逻辑却是让这份良心能够良性循环下去的根本。若是赏罚不明,失德者便会恶意横行,守德者更会心灰意冷,世界必将会逐渐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
回归到当前潘青家所存在的这起碰瓷事件,第五正更加倾向于潘青应该是一个始终陷入到感性逻辑之中的人。
也就是说,潘青所涉及的这起碰瓷案,是除去恶意碰瓷和记忆不清所导致的诬陷碰瓷,所存在的第三种碰瓷情况——因为极端维护自己的家人所产生的恶行碰瓷案件。
不管事实如何,也不管对方是否真的撞了人,只要家中的老人言明是被人给撞了,那么这种无条件维护家人的人,也会义无反顾的开始站队自己家人这边。
不管未来闹到什么程度,就算是鸡飞狗跳、民怨沸腾,这种人也不会有丝毫的悔改。
这种认亲不认理的行为,虽然在自己的亲友之中人缘会很好,但一般都会在外界留下恶名。
也正是因为潘青这种对于自己家人和朋友的无限护短,才会是柳月这种在家庭感情上有所缺失的人,能够青睐于他的关键所在。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关系,在潘青被犯罪集团绑架的时候,柳月才会义无反顾的和他站在一起,甚至会产生一种共同赴死的壮烈情怀。
也就是说,当前的失踪案,是以潘青母亲为主体的失踪案,其儿子和儿媳妇看起来就像是一种顺带的陪葬品一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样的一种犯罪升级举动,到底是因为犯罪集团已经将自己的猎杀目标开始锁定向多人群体,还是说明那帮犯罪分子的残暴程度已经开始向道德失衡者的亲友开始扩张了;又或者是说,在绑架道德失衡人员的过程之中,就算有无关人员恰好身处其中,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处理掉这些无关人员。
每一种犯罪升级的可能性,都代表着整个犯罪集团的心理状态发生了不同的巨大改变。
第一种情况,说明犯罪集团有可能真的在l市驻扎固定下来了,在犯罪手法和犯罪胆量进一步的扩大之后,他们便开始不满足于每次只惩罚或净化一人了。
第二种可能性,说明犯罪集团内部的成员,他们已经将道德失衡者的范围给扩大了,甚至还产生了一种“子不教,父之过”的连坐心理,想要将那些纵容道德失衡者的人也一并惩罚了。
第三种可能性,就是一种最为明哲保身的举动了,甚至在他们的理念之中,已经将那些阻挡他们道路的人,统统定义为了敌人。
各种犯罪升级的举动,代表着整个犯罪集团的疯狂程度正在一步步的上升,在这样的心态驱使之下,若是对他们采用外部刺激手段的话,所得到的反馈也是不同的。
第一种,有可能会让他们从此蛰伏起来;第二三种,则有可能让他们产生较强的反抗行为,甚至将他第五正给当成头号目标给与消灭掉。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第五正都觉得对他是有利的,因为就算是犯罪集团的首领选择蛰伏,其内在的不稳定性,也会让他的这种蛰伏存在极大的隐患。
蛰伏尚且如此,那就更别说其中有人想要主动攻击他第五正了。
正当第五正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维状态之中的时候,突然被身旁的曾雅言给轻轻推了一下,看了一眼曾雅言继续求助的神情,第五正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收尾工作需要处理。
在尽量的劝慰了一番依旧絮絮叨叨不停的柳月母亲之后,第五正便让曾雅言和李文兴将二老给强行送了回去。
因为第五正知道,柳月母亲此时的这种抱怨和絮叨,仅仅只是因为心中的郁结无处发泄,想要尽可能的找个对象进行发泄而已。
若是继续陪着二老在这里耗着,这才是对案情之中所有失踪人员的不负责任。
……
“钱局,第三起失踪案已经被第五正那小子给找了出来!
不仅被找了出来,还在受害人潘青的家中找到了一张购买项链和手链的小票,通过这张购物小票,已经大概率可以确定在豪能寄售行销赃的可疑人员就是导致潘青、柳月等三人一同失踪的主谋之一。
考虑到三起失踪案的性质和销赃手法都极其趋同,并案侦查的条件已经具备。
如今您所预备的重案三组在黄乐鑫入室盗窃伤害案之中已经初步与第五正进行接触,是不是可以将重案三组给安排到第五正的专案组之中协助?”
第三起失踪案,在非主动报案,又没有太多案情关联的情况下,竟然被第五正用一招非常有效的普筛法给寻找了出来,用时也不过一天半,这样的找人效率,简直有些匪夷所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