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正定二年九月,北燕国都燕京,皇宫,御书房中。
北燕国主慕容烈脸色阴沉地坐在上位,下面打横相对坐着几名北燕的重臣。
“南楚新君刚刚登基,居然就利用流民做出这等事,简直是不当人子!”一名重臣摇着头道。
“还有那个姓江的小子,完全就是无赖嘛!这种人居然被南楚封为侯爵和上将,岂不为天下人耻笑!”另外一位重臣紧接着道。
左首第一位重臣乃是北燕的国相、也是国主慕容烈的远房堂弟慕容逑,他冷哼一声,道:“你们能不能少说两句?不嫌丢人吗?”
“这……!”那两人露出怒容,看向国主慕容烈,却发现国主看向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寒光,于是两人当即不敢再吱声、双双低下头去。
慕容烈以一己之力开创大燕国,并且灭亡雄霸北方多年的大乾汗国、降伏北夷诸部,然后又给南方的巨无霸大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样的人自然是一代雄主,心里当然很清楚,那个江昊绝对不是这两个重臣所说的不堪,而是一位不世出的天才。
甚至,他隐隐地感觉到,这个据说年纪刚满十八岁的年轻人,在未来有可能成为自己最强大的对手!
至于大楚这次所出的招也是非常巧妙、让他都感到十分棘手、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
“十三弟,你有什么想法?”慕容烈看向慕容逑,开口问道。
慕容逑道:“陛下,如果坐视海西之事不理,则早晚北夷诸部将与我离心、最终不得不倒向南楚。北夷诸部一失,则我难以与大楚抗衡。兹事体大,不能不管。”
慕容烈点点头道:“那么,你觉得该怎么管?”
慕容逑道:“目今国力疲惫,聚集大军长驱万里去增援海西肯定不可行。以臣之见,我当再次发动南下的攻势,以鼓励海西诸部奋起抗击,同时命漠南漠北诸部发兵增援海西。”
慕容烈的眼中寒光一闪:“你的意思是佯攻北岭防线?”
慕容秋点点头,道:“其实,目前虽然说双方都缺乏箭矢弹药,不过这对于我大燕可能还是一件好事。近战的话,我大燕的勇士何惧南人?”
慕容烈沉吟片刻,道:“眼下也只有这么做了!”
正定二年九月中旬,北燕再度征发大军,兵临北岭,似乎要对大楚展开亲一轮的攻势。与此同时,据报北夷漠南漠北诸部皆已派遣兵力驰援海西。
“这慕容烈是疯了吗?”正定帝诧异道。
大殿之上,群臣汹汹,户部尚书许贤奏道:“目今国库空虚,形势不容乐观啊!”
兵部尚书张天泽也道:“前次大战,钱粮军器损耗甚多,迄今尚未补齐,估计还得大半年时间北方边军的军器、战马以及箭矢、弹药等方能基本到位,届时方才可堪一战。可现在嘛,确实是难啊。”
御史中丞彭榷道:“燕虏此来,必是云朔之争所致!”
尚书令蔡东阳看向安达知道:“安相,你怎么说?”
安达知道:“燕虏南下乃是常态,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何惧之有?况且,我疲惫,彼亦疲惫,本官不信燕虏就能得逞。”
然后他看向正定帝,道:“臣请亲赴北岭前线督师,如若有失,敢当惩处!”
蔡东阳道:“即使北岭能保,那么云朔那边呢?漠南漠北大军齐聚,镇虏军不过十万,寡不敌众,奈何?”
安达知道:“北夷火器寡少,纵聚百万之中,又何能为患?况且,云朔目今并非只有镇虏一军,还有镇戎军可以襄助,加之民间武力数量众多,北夷难以撼动。”
彭榷道:“北岭有安相担责,云朔又该有何人担责?臣以为,当由西北阅军使江昊担责。”
安达知道:“督师对敌,非阅军使之责。若是要让江昊担责,那么就得授予他督师之权。”
正定帝道:“那就由枢机院函询一下江昊,看看他敢不敢担这个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蔡东阳、彭榷等都表示赞同,安达知只好道:“臣遵旨。”
散朝之后,安达知命人以加急公函发给江昊,次日便接到了江昊的复函,道:“燕虏南下乃是虚应故事,目的在于逼使海西诸部与我一战。因此,北岭不足为惧。至于云朔这边,能执铳而战者以不下百万之众,便是漠南漠北之敌齐来,亦无能为矣。末将愿担此责,必保此战全胜、云朔全收。”
安达知将江昊的复函呈递给正定帝,翌日诏下,以安达知为北岭两路督师大臣,以江昊为都督西北路诸军事、责以规复云朔之事。
与此同时,安达知再次与江昊沟通,商量对敌之事。
对于此次北燕的举动,江昊和安达知的看法是一致的,燕军虽然摆出了大举南下的姿态,但真要打的话,没有足够的箭矢弹药,军器也不齐备,其实是很难打得起来的。不过,在双方都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压力还是不小的,毕竟燕军的士气和近战能力都要高于大楚北方边军,如果不管不顾殊死一战的话,反而对楚军不利。
目前就大楚的朝局来说,元老派必定是想要趁着昭武皇帝意外薨逝、局面大变的机会排挤关学系、达到独占朝堂的目的。而正定帝虽然也不喜欢关学系,但在目前的态势下还是不得不对关学系加以维护,以维持一个平衡的局面。
至于元老派那帮人,他们必定是算到了北燕在双方都缺乏弹药的情况下拼死一战的可能性,而北方战局一旦不利的话,他们肯定是要借机杯葛安达知、以搬到这个目前关学系在朝中官位最高的人物。
至于云朔这边反而没事,北夷人现在几乎算是落后了一个时代,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威胁。
所以,江昊给安达知的建议是,一方面尽量从北峡这边向北岭边军调集火炮弹药,一方面届时自己将会率领一支精锐从云朔向东侧击北方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