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是建结晶析盐池,当地人采用一些牡蛎、海螺、蛤壳烧碎,磨成粉末状跟一些细沙泥混合后铺在池底压实,等晾干后成为天然水泥地了,这样做是在起盐时不会带起池底泥沙。充当了水泥的效果。
滩池周围的大盐沟挖成后,涨潮时即可开水闸纳潮,抓住最高潮位,将潮纳满。
纳潮后,用盛水的工具或水车(木制提水工具,盐滩用水车多以风力和足踏为动力)汲取沟内海水灌入高卤台(最高圈)内;次日将高卤台内海水放入二卤台,再将高卤台汲满海水;第三日,将二卤台内海水放入三卤台,高卤台内海水放入二卤台,再将高卤台汲满海水。逐日依此类推,利用日光蒸发水分,提高卤水浓度。为了能更多析出盐份细分化制卤田,把原本的三级卤台,分为五级,根据自然蒸发条件,卤水以跑到池底既能饱和,又能足用为宜,谓之定量跑水,又名“卡头”。
卤水达到一定浓度,即可结晶成盐。结晶前要将饱和卤水放入结晶析盐池,当日即可飘花结晶,数日后捞盐归坨。在结晶池中还要放置一条跟池子一样宽的绳子,然后让人每隔半个小时拉着绳子扫遍池子才行。这样制出来的就是粗盐了。
从盐场运出来的就是粗盐,用船经西江、浔江、桂江到达大圩,再从大圩特地为沙扒盐场修的盐运码头上岸进入精盐加工厂,当然了这些粗盐不加工也能食用,就是味道有点苦涩,章子俊费心费思投入了那么多,可不是真的为大明做好事,早就想好了把盐分成几个等级,海盐提纯加工比较简单,只要去掉一些泥沙及海水中的含钙镁离子,硫酸根,溴等等,先把粗盐倒入大盐池,用淡水稀释搅拌成浓盐水后,放入一定量的草木灰沉淀,把漂浮在上面的杂质去掉,流入一个长长的水槽中,水槽可以用砖砌,也可以用石槽,石槽的另一头放置过滤用的细碎石,经过细碎石后流出来的浓盐水又流入下一个石槽中,接着过滤,这一次是用沙粒过滤,再接下去就是粗棉布过滤后,这些盐水排入到大锅中,慢慢熬干多余水分后得到熟盐,再用石碾子粉碎成末为精盐。这样的盐跟五百年后的盐没上面区别。不过代价有点高,费工费时。
另一种细盐是用运来的粗盐,放入到一个盐池中,在底部开有口,口底用几层竹篾隔开,再用一部分粗盐加热后的盐水,浇淋到粗盐上面,经过几次浇淋搅拌后,底部流出来的水就是卤水,就是俗称的卤水点豆腐的卤水。有毒,喝了会死人,杨白劳就是喝这种卤水死的。
经过这样处理后,就得到比较纯的细盐,可以大批量生产,章子俊把盐分为精制盐、细盐、粗盐三种。
精制盐为六分银一斤,细盐为二十纹一斤,粗盐为五纹。除了粗盐是草袋及散装外,精制盐跟细盐都是泥瓦罐灌装。所以在大圩镇当地,兴起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瓦罐作坊。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