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以后,作战区域多在江淮流域,运用骑兵的积极性就更不高了。加上此时西北、河北的马产地基本丧失,想弄到马就更难了。 辽、西夏、金等举行大规模会战时,往往集中几万至几十万的骑兵,而步兵仅仅负责运输,开挖壕堑。
宋军不懂得编组骑兵大部队,集中使用的重要性,反而是将骑兵分散在各个战场和部队中,作为步兵的附庸,使数量本以很少的骑兵更显劣势。 此状况宛如二战初期的英法联军分散使用坦克,结果一败涂地。
总之,马匹缺乏,再加上作战时分散使用,成为决定宋军武运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重要因素之一。,南宋军守城,确实是极为强韧的,对比被蒙古帝国灭亡的各国,宋军的抵抗持续之久,给蒙古军造成的损失之大,因为有优秀的步兵武器。
熟读历史的狄青早已窥破宋军编制的漏洞,这些年来一直明里暗里联络马商,从大理,吐蕃,西夏,甚至辽国那里走私马匹。在楚门的运作下,对方甚至都不知道买家是谁,马匹去了何方。
在重金铺垫,精心训练下,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在江宁大营诞生,任谁也无法想到一个小小的江宁府兵大营里竟然藏着一支精锐的骑兵。这就是狄青有恃无恐的底气,相信这个王牌武器必然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大放异彩。
神驹营,这是狄青心血来潮取的名字,八千精骑,配备了最好的改良弩箭,最高可以三连发,由韩蕲亲自开发,他拍着胸脯保证这弩箭可以远射三百米而不减其威势。
能做到这些光凭江宁军那少的可怜的军费当然是不够的,且不说冗官层层克扣,单看大宋造箭局的手艺就足够令人担忧。
这支队伍对于狄青接下来的部署意义非凡,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否在江南迅速站稳脚跟,稳住局势就全靠这支军队了。同样这支军队也是狄青第一军队改革的第一步,那位伟人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
对于穿越到异世宋朝的狄青而言,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才能保护身后的人,是那万家灯火,又或者是那登高远眺的人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