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世民对着李文武问道。
父皇,奚和契丹谋反这件事,儿臣是这样看的。
这应该是毕夷都护府串通起了博陵崔氏,一起搞出来的事情。
嗯,朕也是这样想。李世民点点头,神色凝重,养匪自重,这一招古已有之,不稀奇啊。
如果这次儿臣没有割了颉利的脑袋,想必他们还不会如此的丧心病狂。可现在的形势,多拖一天就对门阀世家们越发不利。
所以儿臣以为,他们是狗急跳墙,别无他法了。
朕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最近对于门阀的逼迫程度放缓了一些,就是为了防备他们狗急跳墙。可是没想到,他们还是走出了这一步。
父皇,儿臣请求,派儿臣前往平叛。
不成不成,你才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又东奔西跑了这么久,怎么也该休息一下了。不然啊,你母后又该责怪朕了。
父皇,儿臣根本就闲不下来。不瞒您说,儿臣只有在迎着敌人冲锋的时候,才是最快乐的。
儿臣就是为了冲锋陷阵而生,如果您把儿臣困在长安,那会让儿臣苦不堪言的。
他这个理由倒是颇为新鲜,让李世民听的是啼笑皆非:不管怎么样,你这次总要在长安待一阵子再说。朕和你母后商量过了,你已经十八岁了,该成亲了。
别人家的男丁都是十五岁就成亲,你这个时候已经晚了许多。是朕耽误你了啊!
啊?可是崔妍她还要守孝,起码两年后才能成亲的。
朕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不过她也只能做你的侧妃,至于如月不过是个妾罢了。朕要为你选的,可是正式的秦王妃。
这个秦王妃意义重大,现在没有太子,李文武这个秦王和太子也根本没什么区别,更别提他现在手握大权,与朝中重臣也大多交好。
嫁给了他,也就等于成为事实上的太子妃,以后等李文武登基为帝了,那就是妥妥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皇后啊。
如此一来,这个妃子的人选就要仔细斟酌才可以了。
看着李世民胸有成竹的样子,显然早就已经物色好了人选,李文武好奇的问道:父皇,您是不是已经为儿臣挑选了一位太子妃了?崔妍她不管怎么样也是崔氏女,身份地位都不低的。
哼,还没娶过门呢,就知道护着了?你说的这个朕难道会不知道吗?放心好了,朕为你物色的这位太子妃,出身比那门阀女都要清贵的许多。绝对配得上我儿!
那她是谁啊?
哦,就是颜师古的孙女,名叫颜月,今年十六岁。
李文武期待地问道:长的如何?
这个嘛,你问这么多干什么?娶妻娶贤,颜值根本就不重要!
可是,母后她可是天下第一美人啊!
臭小子,连朕都敢编排,我看你是胆肥了!
话虽这样说,可李世民的嘴角却有着笑意:那颜月性子端庄贤淑,宜室宜家,颜家又是亚圣颜回的后代,不会有错的,你就放心吧。
李世民看到李文武愁眉苦脸,显然对这门亲事极为不满,不由得训斥道:你个臭小子懂什么,能娶得颜家女,那是你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