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下次随皇爷爷外出狩猎,瞻基必定给小姑姑猎杀一头黑熊,好让小姑姑如陇地般做些熊腊,也让我和皇爷爷饱饱口福。”朱瞻基笑得明快而又欢烈。
皇帝虽常年骑射,但诗书方面却丝毫不比前朝文官差。他自恃文武双全、博学多识,今日却第一次听到“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这句诗。见朱瞻基和朱云怡十分熟悉这句诗,显然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皇帝不禁觉得十分高兴。
除了这道香酥牛肉脯和枸杞羊肉羹外,其余几道菜品都既美味可口又养生滋补,再加上张贵妃的半夏酒,皇帝、朱云怡和朱瞻基都吃得甚是开心。
等酒足饭饱后,朱云怡便命竹沥姑姑把送给皇帝的礼物呈上来。
朱云怡送给皇帝的是一扇苏绣小屏风,那小屏风大概有两本书那么大,放在桌上最为合适。
屏风本是极为常见的家具,摆在桌上用于装饰的小型屏风也不少见,但朱云怡送给皇帝的这扇小屏风却又与众不同之处:这扇屏风虽然如其它屏风一样以木为框,但其上裱的却不是常见的绢、帛或纸,而是一种产于苏州的面料——吴罗。吴罗乃苏州特产,朱云怡送给太子夫妇的礼物便是几匹吴罗。除了面料特殊之外,屏风上的画也与众不同。一般屏风上的画都是用画笔画出来的,而这扇屏风上的画却是苏州府的绣娘用苏绣之法一针一线绣上去的。
早在三国时期,吴国便已有在服饰上刺绣以作装饰的风俗,后来不断发展,慢慢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苏绣技艺。那扇屏风上的画由苏州府绣娘亲手绣成,乃是北宋王希孟所画的名画《千里江山图》。屏风上的刺绣成品看起来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毫无差别,只是比例有所缩小而已。
看到屏风上一针一线绣成的《千里江山图》,皇帝和朱瞻基都忍不住感慨这些绣娘技艺的高超,同时也深深地被苏绣的魅力所折服。
而皇帝是九五之尊,坐拥天下,这幅《千里江山图》画的又是锦绣山河之盛状,画中山高水长、村舍集市、渔船客舟、桥梁水车、林木飞禽,正是千里江山、山河秀丽。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受于条件所限,皇帝也不能亲自走遍华夏各地,亲自欣赏神州大美风光。于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苏州府时,朱云怡便委托绣娘绣了一幅《千里江山图》,然后将之做成一扇小屏风,好让皇帝能够足不出户便能欣赏大明的大好河山。
接着朱云怡便向皇帝和朱瞻基详细地介绍了吴罗和苏绣,又把汉王妃善于苏绣,太子夫妇已收到自己送的吴罗等事儿也说了。
见屏风上的刺绣栩栩如生,宛如真山实水,除了大小比例外又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丝毫不差,皇帝大喜,立马命令伏煌去把这扇小屏风摆在自己的桌案上。
就在这时,朱瞻基笑嘻嘻地朝朱云怡撒娇道:“小姑姑已然送了皇爷爷一扇与众不同地屏风,不知却给我准备了什么礼物?”
朱云怡宠溺地笑了笑,从朱砂手里接过一轴画卷,然后将之递给了朱瞻基,并笑着对朱瞻基说道:“这便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快打开看看吧。”
接过朱云怡地画卷后,朱瞻基只觉得这轴画卷似乎与平时的画卷不太一样,于是他打开了画卷,只见其为元朝赵孟頫地《吹箫仕女图》,但细看之下又和《吹箫仕女图》有所区别。
原来这幅画用笔画上去的,而画卷的材质也不是最常见的宣纸,看上去倒像是一种名贵的丝绸似的。
这时朱瞻基也已想起赵孟頫的那幅《吹箫仕女图》真迹已被自己收藏。
朱瞻基极其聪明,想到适才的苏绣和吴罗,再联想起苏州的特产,他立马问道:“这是苏州特产的缂丝画?”
“正是!”朱云怡笑着点了点头,“我知你酷爱丹青,尤其喜欢前元赵孟頫作的画。倘若我自己亲自给你画幅丹青,只怕入不了你这个行家之眼,故而便托苏州府的匠人用通经断纬之技给你织了一幅缂丝画。”
缂丝画以名人绘画为稿本,由通经断纬工艺制造而成。缂丝工艺源于汉代,宋元以后缂丝成为皇家御用织物,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或是摹缂名人书画,北宋以后特别是南宋时期已出现许多缂丝画。缂丝采用“通经断维”工艺织造而成,织造过程极其细致,遂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之说,缂丝也由此得以享有“织中之圣”的盛名。
朱瞻基博学多识,知道苏州缂丝久负盛名,缂丝画亦极有特色,况且他又极其喜欢赵孟頫的丹青。见这幅缂丝画上的画作正是赵孟頫的《吹箫仕女图》,朱瞻基喜不胜喜。这时他不再和朱云怡开玩笑,而是庄严而郑重地向她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等朱云怡给朱瞻基送了礼物后,皇帝立马让伏煌去找一副棋来,并兴高采烈地说要和朱云怡大战三百回合。
“皇爷爷最爱下围棋,我们出征漠北时,他老人家总是拉着我下棋。”朱瞻基将朱云怡送的缂丝画交给了身后的随从,同时笑着说道:“然而皇爷爷总说我的棋艺不及小姑姑,与我对弈实在没有太多挑战性。只是因为左右无人,故而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听了朱瞻基的话后,朱云怡不禁忍俊不禁。其实朱瞻基的棋艺已然极佳,放在朝廷里也鲜有对手,只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和皇帝相比,朱瞻基的棋艺不免又稍逊一筹了。
皇帝虽常年在马背上行军打仗,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棋痴,甚至比朱云怡还要痴迷于围棋。按照他的说法,围棋虽然看似简单,但盘上纵横的是战略和眼光,落子考验的是智慧与格局,其中的学问实在是高深无比。通过围棋可以参透人生真谛、思考行军之道、学习治国之策,对君王而言有无穷无尽的好处,对普通人意识如此。故而在琴棋书画“四艺”中,皇帝虽对弹琴、书法和丹青知之有限,却是围棋高手,在宫中除了朱云怡外无人是其敌手。
朱云怡知道对弈乃是父皇的嗜好,恰好她也有好几日没下棋了,故而便欣然和皇帝下起了围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