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不愿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因为大感吃惊,他先是呆呆地立在了原地,许久之后才开口问皇帝:“父皇适才说了什么?儿臣尚未听清,还请父皇再重复一遍。”
“朕让你和老三尽快前往藩地。”皇帝答道。
汉王最初的藩地本在云南,但他嫌云南山高路远,因此迟迟不肯前往封地。那时皇帝又不喜太子而偏心于汉王,因此对他不肯前往云南就藩之事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他便时常居于京师王府之中。但藩王前往藩地就藩乃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即便皇帝再怎么偏宠汉王,也不敢违背祖宗家法。但云南实在偏远,因此皇帝便采取了折中做法,于永乐十三年把汉王改封在青州。青州地处泰山以北、渤海以南,土地肥沃,本是富庶之地。但汉王心想一旦就藩外地,自己便再难在京中培育盘根错节的势力,因此故意表现出怏怏不乐的样子,又抱怨说“我有何罪,置我瘠土”,依旧不肯前往青州就藩。此后汉王的夺嫡之心更加昭然若揭,甚至公然僭越,又时常以唐太宗自喻,示意他会想唐太宗李世民那样成为天子,引起朝野诸多不满。到得永乐十四年,皇帝觉得汉王愈加肆无忌惮,又不愿他们兄弟失和,同时也知道了他僭越使用御用车马之事,于是将之囚禁于西华门之内,同时剥夺他僭越的冠服。
常言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皇帝担心汉王真的效仿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唐太宗李世民,故而心生了将朱高煦废为庶人的想法。幸亏太子多次为他求情,皇帝又念他战功赫赫且救过自己的性命,因此只是诛杀了他的亲信,以期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经过此事之后,皇帝与汉王渐生离心,汉王也被徙封乐安州,至此不得不离开京师前往藩地就藩。
然而汉王虽然就藩外地,但毕竟久经沙场、战功赫赫,一旦上了沙场便鲜有敌手。而太子体弱多病,无法亲自上阵杀敌。永乐二十年,皇帝第三次北伐,想到汉王骁勇善战,皇帝便将之召回京师,命他随自己北伐鞑靼。自从就藩乐安州后,汉王痛定思痛,日日卧薪尝胆,只求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他的心智极为坚强,几年来日日提醒自己知耻后勇,不论寒来暑往,也没有一日不曾卧薪尝胆。
得到皇帝的诏令后,汉王会心一笑,心想这些年的卧薪尝胆总算没有白费,因此立即马不停蹄地动身回京。经过这些年的卧薪尝胆,他的心思变得更加阴沉,却不再像之前那般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回到京师后,他的第一件事儿不是前往皇宫面圣,亦不是回阔别已久的京中王府,而是亲自到东宫负荆请罪。他确实如当年的廉颇一样脱光了上衣,同时背负荆条,并和太子请罪说自己当年狂妄无知,以至动了歪念,这些年在藩地日日悔恨不已,早已痛改前非,希望太子能宽宏大量,原谅自己当年犯下的过错。
太子本就宽厚,同时身为长兄,对弟弟自然格外包容些,因此兄弟俩很快冰释前嫌、握手言欢。当时在东宫之内,太子亦对汉王说了“与君世世为兄弟”这句话。
没过多久,这事便传到了皇帝耳朵里。皇帝是踩着亲人的鲜血坐上那九五至尊之位的,自然最清楚争夺皇位的血腥与残酷,因此最不愿看到自己的三个儿子同室操戈,这也是他当年强令汉王就藩乐安州的原因。他想倘若汉王就藩外地,那与太子之间的冲突自会减少许多,兄弟间即使有矛盾也不至于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如今听说汉王已痛改前非,皇帝欢喜不已。他本就偏爱汉王,时常夸赞汉王英武类己,若非当年汉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王做得实在过分,他也不舍得强令爱子就藩外地。
然而这一切都不过是汉王故意装出来的,为的就是让太子和皇帝放松警惕,好方便自己东山再起。再次得到皇帝的信任后,他便亲自进宫面圣,先是投皇帝所好,送了许多其所好之物,然后再次负荆请罪,并保证自己已痛改前非,绝不敢再有任何非分之想。见爱子“浪子回头”,皇帝龙颜大悦,与汉王先前的隔阂自此一笑了之。
在随皇帝北征途中,汉王故意表现得甚是骁勇。为了让皇帝彻底相信自己,他便策划了一个苦肉计:先是派人买通一个鞑靼军官,让他率领五千鞑靼兵佯攻皇帝的营帐,然后又故意把明军调开,只留几百亲近伺候皇帝。如此一来,皇帝又如第一次北伐一样陷入了敌众我寡的困境,就在营帐快要被鞑靼兵“攻下”时,汉王便学起了当年的郁且狂,以单枪匹马横穿千军万马,最终成功救下了皇帝。就在这时,先前被他调开的明军主力也被他的亲信调了回来,鞑靼也随之“退兵”,皇帝又一次“转危为安”。
汉王抓住了皇帝心疼子女的心理,因此在单枪匹马“救”皇帝时故意让自己受了好几处伤,好用苦肉计博取皇帝的同情。果然见汉王浑身是伤后,皇帝又是心疼又是感动,对他也更加刮目相看。
当年靖难之役时,朱高煦随军出征,时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让当年的皇帝倍感欣慰。后来东昌之战,皇帝败北,张贵妃之父大将军张玉也在此战中力竭而亡,当时若非朱高煦即时带兵赶到,皇帝早已跟随张玉而去,岂能还有后来的永乐盛世?
正因朱高煦救过皇帝,皇帝对他更是另眼相看。想到当初的历史再次上演,爱子又一次“救”了自己之命,皇帝对他便再无偏见。
建文四年时,皇帝在浦子口兵败,又是朱高煦及时带兵赶到,当时皇帝已筋疲力尽,所做不过是困兽之斗。朱高煦的及时感到犹如漫漫长夜里的一束明光,当时大受感动的皇帝甚至对朱高煦说道:“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彼时燕军虽然势如破竹,但皇帝的身份依然只是燕王,因此他口中的“世子”指的自然是燕王府嫡长子朱高炽。也正是因为皇帝的这句话,后来朱高煦才恃宠而骄,认为自己有与太子一较高低的资本与底气。此时汉王再次及时相“救”,这让皇帝不禁又想起了当年勉励他的那句话。
此次汉王不再锋芒毕露,即使“浑身是伤”也毫不在意,依旧一马当先、冲锋陷阵,表现得极为英勇。此次北伐取得了不错的战果,阿鲁台虽然依旧闻风而逃、避而不战,但明军俘获不少鞑靼部属,班师回京途中又击败了一贯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部。在所有出征之士中,战功最大者当属汉王。
皇帝感念汉王“救”了自己,又见他浑身是伤仍骁勇无比,显然是已真心改过,于是决定厚奖于他。若是换作以前,汉王定会居功自傲,但这次他懂得了以退为进的道理。于是他非但没接受自己的赏赐,还把北征时所俘获的值钱之物悉数捐赠给朝廷,说是朝廷连年用兵、国库吃紧,卖了这些值钱之物恰好可以用来充实国库。与此同时,汉王妃也把珍贵的点翠、东珠、花丝镶嵌金发簪等珍贵的珠宝首饰捐赠给朝廷。这样一来,皇帝对汉王便更加满意,同时心中也略有愧意。因为心怀愧疚,便更加想方设法地弥补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