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杨慎已经能预料到了,但他还是看不透二者有什么关系。
“官员总可以随便使用各种学术,却不用付出成本,所以就不珍惜?”
孺子可教啊!这样当师父才有成就感:“还拿种子说事,如果一个生科的学者培育出一种高产的种粮,该不该给他回报,又怎么给回报?如何让后来者见贤思齐,也像前辈一样奋身其中?”
杨慎的脸上一阵激扬:“如果能做到这样,官员就不会人浮于事,会努力地推广学问技术,因为有直接的功效。”
仍然为难:“可这样一来成利的征收就更繁琐了。”
“不会,不要去问种田的人要钱,要问管田的人要钱,试想,用了新种子,粮赋就得扣出一部分给新种苗补偿,定个时限,比如五年如何。”
“万一官员偷种呢?”
“这样职级考评就有用了,明白了吗?以后都察院该干这个活。”
杨慎已经触类旁边了,兴奋莫名:“师尊,文献学是做这个?”
“对,史,不仅仅是治政兴替,也应该记录学术变迁,将其目录化,然后定期更新,通行天下,天下人就知道学术新成,并以此为据,丈量学问的功益。”
这是把科技史、文明史与专利版权结合到了一起。
【叮,引利失义,昏庸度+10,获得昏君的再造技能包:思念无瑕立圣德。既是神似圣明的昏君,就应该立言立德,别管那德行是啥德性。】
孔子说“思无邪”,说的是为政时事无不可对人言。
到了朱厚照,就成了思无瑕,那就是对谁都不可言,一句话,所有的路都堵完了,要将所有的人一把装完进去。
这是朱厚照针对大明朝的状况精心设计的一套机制,它不同于西式的专利技术和版权。
首先传播权并不归属于学者,学者只能主张权益。
这样可促进了技术的高效推广。
大明没法玩小政府那套,必须将大政府进行到底,与其让这帮官员整天糊弄,不如将官府的权威拿出来,为利益背书。
以当前学术与王道溶于一体的现状,最能体现裁判员的重要性。
如此儒学那边不能怨言,因为版权他们也享受。
只不过大头被朱厚照截走了,嫁接于日月堂。
这会推动日月堂快速地李代桃僵,因为利益归属会驱使天下的读书人加入到其中。
而且这样也有好处,官员的升迁有了硬指标。
虽然做不到绝对的唯才是举,但透明了一部分还是可以破解人情世故的黑盒子。
这是表明上圣明,内理却方便了朱厚照进行官场的新陈替代。
论起对日月堂体系的了解,一定是日月堂出身的学子更具优势,更容易出成绩。
沈沉鱼也看到了这个前景:“太好了,如此臣妾就不用被户部搪塞了,用了新种子,今年收成比去年多多少一目了然,直接伸手要钱,那给多少日月堂来做研究都不怕。”
朱厚照就见不得她这种势利眼,放开它,让朕来:“还是怕的,根底在日月堂这里,必须有一个章程尽量让研究不落空。”
然后又吓了吓杨慎:“根基的学问还是得做亏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