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郡王府座落在东宁府北部的安平镇,由国姓爷郑成功在荷兰台湾总督府旧址基础上改造,郑经袭位后花费重金大兴土木,把延平郡王府整治得美仑美奂,宫殿楼阁层层叠叠密密分布,座北向南盘踞大半座城镇,周边街道众星捧月错落分布吏官、户官、兵官等文武衙门,被明郑百姓私下唤作安平王城。
明太祖朱元璋极其重视上下尊卑,建国之初就建立尊卑森严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服饰穿戴、房舍格局甚至出门行走都有明确规定,比如规定***只能戴黑帽穿黑衣,出行不准穿着华丽,龟公戴绿帽腰系红巾,走路只能行于街道两边,为此为借口处死过不少逾制大臣,甚至连亲生儿子也不放过,搞得上下不安人心惶惶。
大明礼制郡王低亲王一等,岁支禄米六千石,车马服饰均有严格规定,延平郡王府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屋脊饰有螭龙走兽,规格布局颇有僭越之处,然而明室早已灭亡,郑家坐拥台湾等同割据地方的土皇帝,即使大胆僭越又有哪个胆肥说三道四自讨苦吃。
按尊卑等级能与延平郡王抗礼的只有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宁靖王朱术桂,不过朱术桂无兵无权很懂分寸,对军政事务从不插手干预,整日闭门不出宅在府邸研究道术,自号一元子。
堂堂洪武子孙尚且对僭越大罪尚且装聋作哑熟视无睹,文武官员哪个会没有眼色多嘴多舌。
因此延平郡王府占地数百亩,规格布局效仿皇宫建制,构造装潢大大超越郡王身份,明郑上下从来都是无人理会,就连素来重视礼仪规矩的傅老夫子都从不出言指责。
郑克塽贵为延平郡王,按规矩每日都要前往银安殿接见官员商讨政事,冯锡范发动东宁事变后掌控朝政,借口郑克塽年幼不能亲政,自居摄政独断专行,骄横跋扈为所欲为,大小事务从来不向郑克塽禀报。
郑克塽闲常居住在偏殿的西暖阁,日常主业就是在太监宫女监视下读书练字,朝政事务从来不能过问,偶尔召集官员议政也是形同傀儡,事事都要听从冯锡范吩咐,就连每日相伴的枕边人都是冯锡范幼女冯芊芊,行事小心翼翼连梦话都不敢轻易出口。
郑克塽不是「此间乐,不思蜀」的刘阿斗,自然不愿冯太上皇凌驾头上为所欲为,只是军政大权均操冯锡范之手,王府宫卫全是他的亲信旧部,连贴身宫女太监都由冯锡范亲自指派,负有暗中监视定期汇报职责,郑克塽的日常言行都会传入冯锡范耳中。
郑克塽年轻识浅毫无根基,除了忍气吞声装聋作哑再无他法,每日宅在王府吃喝玩乐,假装胸无大志避免惨遭冯锡范毒手。
护卫战舰被林凤瞎指挥导致四沉五伤,满载粮食的粮船焚毁殆尽损失惨重,冯锡范虽然极力遮掩却瞒不过水师总督刘国轩的耳目。
冯锡范借口轮训硬把陆师军官塞进明郑水师,刘国轩对此举目的何在自是心知肚明,暗中派遣手下严密监视,一举一动全在掌握,听刘俊虎带了振明号舰长陈豹秘密派遣的亲信军官前来禀报,哭诉林凤如何瞎指挥导致多艘护卫战舰被荷兰战舰击沉,上千水师弟兄葬身大海,辛辛苦苦购买的粮食焚毁殆尽,刘国轩心痛之余更添愤怒,再也无法容忍冯锡范外行指挥内行干预水师战事,乘坐快船从澎湖连夜前往延平郡王府求见郑克塽,企图借王爷谕令逼迫冯锡范下令撤回硬塞进明郑水师的心腹亲信。
郑克塽知道刘国轩与冯锡范明争暗斗素来不和,灵机一动下令召集冯锡范与六官主事前往银安殿商讨粮食分配,想要趁机挑动刘冯争斗,以便自己坐收渔人之利。
郑克塽贵为王爷当然没有先到银安殿等候官员到来的道理,好言好语劝慰怒气填膺的刘国轩,吩咐贴身太监带出去休息,自己坐在桌前随意取了本《四书集注》,凝神观看似在细心阅读,脑海乱纷纷
想着如何借力制衡,设法从骄横跋扈胡作非为的冯锡范手中夺回权力,避免真被架空成为郑阿斗。
冯芊芊贵为王妃深居内宫,死士翠莲也是跟随身边,奉命侍侯的贴身宫女隐在门侧静候传唤,一声不吭窥伺郑克塽动静,站得无聊不知不觉打起瞌睡。
阁外传来轻微脚步,一名身材干瘦佝偻弯曲仿佛风吹就倒的老迈太监沿着回廊慢慢走近西暖阁,见贴身宫女低垂脑袋似睡非睡,枯瘦面颊陡现阴沉,站在门口重重咳嗽一声。
贴身宫女被咳嗽声惊醒,见来的是三朝元老太监谢公公,平时最是讲究礼仪规矩,赶忙直起身子目不斜视,苗条娇躯微微颤抖。
郑克塽闻声抬头,喜道:「谢公公,议政官员到齐了么?」
谢公公在王府资格极老,从国姓爷起先后服侍过三代王爷,虽然等级不过是七品管事太监,却连王府总管沈公公都不得不卖三分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