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漱罢,贾瑜开始用早饭,紫檀木圆桌上放着四样小菜、四样热菜、一小盆红稻米粥、一碗带壳的鸡子和一碟豆腐皮素馅包子。
媚人用芊芊玉指剥着鸡子,贾瑜接过来一口一个,看得小惜春惊呼连连,这么大的鸡子她得二三十口才能吃完,哥哥却一口就吃完,实在是太厉害了。
贾瑜非常得意,张开血盆大口,把一整个包子塞进嘴里,小惜春呆呆的看着,待他吃完后,连忙抓起一个包子,往他嘴边递,生怕哥哥没吃饱。
兄妹俩正互动着,鸳鸯走进来福了一礼,柔声道:“瑜大老爷,宫里的老供奉来了,在荣禧堂等着呢,老太太让婢子来带林姑娘回去诊治。”
贾瑜正在享受自己妹妹的喂食,他嘴里塞着一个包子,含糊不清的说道:“你先带着林姑娘去,我随后就到。”
“二爷,您慢点吃,别噎着了。”
贾瑜咽下包子,端起红稻米粥喝了一口,笑呵呵道:“多谢你关心,今年年前就过来吧,我会和老太太说。”
鸳鸯俏脸微红,轻声应下,再次给贾瑜福了一礼,移着莲步出去了。
用完早饭,贾瑜接过媚人递上来的湿巾擦了擦嘴角,又用金壶里的温水净了口,牵着小惜春从饭堂回到正堂。
林黛玉和鸳鸯已经离开,贾瑜对迎春等人笑道:“大家不必在这里拘着,兰儿,领你姑姑们去会芳园里转转,中午都留在我这里用午饭。”
贾兰恭声应下,探春起身笑道:“我们不如去后院找那些小戏官,让她们给我们唱两台戏。”
迎春和湘云自无不可,和探春一起朝外面走去,薛宝钗故意落在最后面,贾瑜牵着她的柔荑,指了指自己的喉咙,关心道:“宝儿,你没事吧?”
薛宝钗羞红了脸,声若蚊蝇道:“昨天晚上有一点不舒服,不过现在已经好了。”
“都怪我太粗鲁了,去听戏吧,明天晚上我再去找你,我们俩就说说话。”
薛宝钗轻声应下,牵着小惜春出去了。
大梁的太医院专门为宗室、勋贵和正五品以上文武大臣们提供医疗救治,贾家的主子们但凡有个头疼脑热,都会去太医院叫太医们过来诊病。
而御药局里的老供奉们则只为天子一家看病,这些黄岐青囊们堪比在世的华佗扁鹊,是大梁杏林中的泰斗人物,随便放一个出去都足矣开山立派,他们不是古稀之年就是耄耋之年,不从医五十载,都不好意思自称为“老供奉”。
景文帝感怀林如海为国尽忠,怜其孤女病娇体弱,便打发一位专治胎病的老供奉亲自登门为林黛玉诊治。
荣禧堂。
“宁伯,老夫姓孙,供职于御药局,受圣上之命,前来为林文成公爱女诊治胎病。”
孙老供奉已是古稀之年,须发皆白,老态龙钟,身上穿着一件朴素的亚麻布长袍,隐有世外高人之相。
贾瑜刚一进来就就闻见堂里有一股奇异的草药香气,拱手道:“有劳老先生走一遭了。”
孙老供奉回了礼,道:“宁伯,那老夫要开始诊治了。”
得到授意后,他的一双老眼紧盯着林黛玉的脸,问了一大堆问题,在得知她很早就开始食疗后,孙老供奉赞道:“宁伯果然大才,药疗不如食疗,每天晚上临睡前饮适量饮些热牛乳,调节睡眠,有益健康,实乃万世不易之良法。”
“老先生谬赞了。”
接下来要把脉,林黛玉看向贾瑜,有些犹豫,贾瑜安慰了几句,替她挽起袖子,露出一小节白嫩的手腕,孙老供奉将手指头搭在她的手腕上,闭上眼,捻着胡须,仔细感受着脉搏。
一盏茶的时间后,孙老供奉才睁开眼,把手指头移开,林黛玉连忙把袖子放下来。
“老先生,如何?”
孙老供奉捋着胡须道:“这胎病主要表现是咳疾和内虚,老夫行医五十余载,碰到过很多例,都已经被治愈,宁伯,依老夫之见,此病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慢养,不可操之过急上重药,那样虽然效果会比较明显,但姑娘现在身子瘦弱,很容易落下别的病根。”
贾瑜连忙道:“晚辈全听老先生的,请问该如何慢养?”
“首先需要一支老参做药引子,年份要足够长,最好是百年的。”
贾母犹豫了一下,咬牙道:“家里有一支,可以拿出来。”
“老太太,不必如此,之前下江南时,圣上赐我一支百年老参,令我带给姑父,用以续命,但他老人家没用,让我给林妹妹留着,他老人家怕林妹妹会难产,此番正好用上,您那支您自己留着吧。”
贾母红着眼眶,把林黛玉招到身边坐好,握着她的小手,叹道:“到底是做老子的,心疼自己的女儿。”
孙老供奉自知一支百年老参何其的珍贵,平声道:“除做药引子的百年老参外,此药方还需要三味宝药,剩下的十几味辅药不是什么稀罕物,随处可以买到,但这三味宝药它们在市面上极其罕见,可谓是千金难求,要想获得足够多,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去产地买,宫里倒是有一些,不过所剩不多,即便是全拿过来也仅只够支用不到一年,而根除此病最少需要三年,所以需要很多,不能指望在京城内买或者等药贩子来,据老夫所知,这三味宝药全都生长在辽东的深山老林里,它们会在七月份前成熟,这个时候从京出发,正好到地方就能买,那边有专门的采药人,不会有多么麻烦,但价格却极其的昂贵,用一两百金来形容都不为过。”
“不怕花银子,就怕银子没地方花,哪怕是倾家荡产,我也要把林妹妹的病症给治好,感谢老先生提点,请您示下,晚辈即刻打发人去采买,鸳鸯,拿纸笔来。”
鸳鸯捧来笔墨纸砚,孙老供奉落笔把三种宝药俗名和具体的产地写了下来,贾瑜如获至宝,小心翼翼的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