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天生是个犹豫的年轻人,杨嗣昌卢象升他们反对增兵宁锦,可陈新甲也不是奸臣,天天面对着皇帝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搞得好些文官也跟着附和,说新军成军还有时日,万一宁锦防线有失,则京师危矣,这就是大明以文御武的弊病所在,不懂军事,可所有人都可以议论,甚至瞎指挥,祖大寿来信说他可以坚持,但并不等于万无一失,文人天生的纸上谈兵,在这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好些御史开始参劾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他们,说他们不顾国家安危,只知道逢迎外来人,不知以身报国,却学外来人奢侈无度等等,连带内阁浑浑噩噩整天无所事事,还说既然现在国家有能力,为什么不即行收复东北直捣黄龙,为什么一定要等新军?难道大明没有外来神兵就收复不了东北?
五月多尔衮多铎领兵已经到达义州城,大量粮草和两万清军加上济尔哈朗一万余人马,现在锦州外围已经有三万余后金军,数万蒙古鞑子也在赶来,皇太极是狠了心要拔掉宁远和锦州这两个大明最后的屏障,他吸取了过去强攻宁远受挫的教训,这次就是准备长期围困打持久战的,所以多尔衮一来就加强扫清锦州外围,大凌河畔地势开阔,明军筑有很多军堡,多铎率数万清军分头出击,各个击破,将锦州城外围据点一一拔除,并进一步在锦州城外筑起几座营垒,深挖壕沟,环城而列,切断锦州和外部联系,并开始派兵挑衅,此时清军上层都已经知道大明有一批神兵助阵,情报显示外来神兵并不多,满打满算数千人,这样的数量在他们看来并非不能接受,以全国十几万骁勇善战的勇士,加上蒙古数万人马,即使面对数千以一当十的火器部队,没有太多压力,前次损兵折将乃是轻敌所致,并非不可战胜,此次有备而来,只要稳扎稳打,定能一鼓作气将这股势力剪除,几乎所有的清军将领都是抱着这种心态,只有多尔衮内心始终有一层莫名的担忧,他密切关注着多铎他们的行动,每次都细细询问出去的清军,战况如何?碰到的是何种明军?是否周围有异常等,派出的哨探远超往常,他在等,等这一批神秘怪兽部队的出现,而后面皇太极也在加紧乌真超哈汉军旗的组成,一旦发现怪兽部队的踪迹,两万余汉军旗就将蜂拥而至,用火炮对火炮,一决雌雄。
锦州城内,气氛紧张,祖大寿虽然准备充分,奈何手下对阵清军屡战屡败,他已经有了心理阴影,眼看城外数万清军集结,不害怕是假的,即使上次城管战胜清军,那也是小规模战斗,和大规模作战不可同日而语,况且锦州城内的关宁军有一部分是蒙古人,清军早就派人联系过他们,要不是上次城管小胜,这些蒙古人早就准备投降了,因此整个锦州看起来稳若泰山,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内里好几个将领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就看明清两军对垒谁的赢面大。
此时辽东巡抚邱民仰新上任才两个月,和前任巡抚方一藻一样都是文人,驻军宁远,他知道明军野战肯定不是清军对手,更愿意坚守,一来就对祖大寿等人吩咐,不要和清军浪战,即使一定要战最好布以车营,就是以乌龟壳阵对付,策略上是完全正确的,关键是明末文人互相掣肘,很多事并不是他能左右的,尤其关宁军这些骄兵悍将,象总兵马科唐通王朴这些人,基本都是军阀本性,表面支持巡抚决策,暗里都是各行其是,所以邱民仰的政令并不会被完全贯彻执行,前段时间对阵清军小胜,清军埋头修筑义州城不来骚扰,助长了这群军阀的侥幸心理,于是这一段时间来,小股明军经常和清军游骑游斗,而且还赢多输少,他们不知道这是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的计谋,最好把关宁军全部引出来,一举歼灭才好。
大帐中多尔衮听着各路清军游骑的汇报,感觉明军比以前胆子大多了,他明白这是一年多来清军几次失败导致的结果,清军扫荡周围,明军还能做出一定反抗,这正是他需要的,可惜都是小股部队,不值得大动干戈,他要等的一是怪兽部队的踪迹,二是吸引明军大股有生力量,围点打援,各个击破,所以他在放纵手下挑衅,有时还故意让手下露出破绽,目的就是要引蛇出洞。而一旁的多铎却没他那么好脾气,多次要求领兵威胁宁锦大城,都被多尔衮拒绝了,以至于多铎都开始埋怨多尔衮畏首畏尾不象大清勇士,为此事兄弟俩天天吵架,连郑亲王济尔哈朗都一筹莫展。今天又是如此,几十股数十人的清军游骑和明军夜不收的战斗,未见有异常,多铎认为光挖壕围困不是办法,还得找机会修理一下明军,提升己方士气,必须让明军知道,不是清军的对手。
多日来宁锦周围数次小规模冲突,双方互有胜负,的确未见有异常,多尔衮内心虽有隐忧,奈何轻视明军的天性,加上多铎三番五次要求出战,他也想看看明军反应,于是今天多铎再一次提出领兵出去,只是犹豫片刻,答应了,要求是只许挑战,不许攻城,而多铎则满心欢喜,带领三千勇士直奔锦州城下,他也想看看搞得济尔哈朗损兵折将的那些明军究竟是个啥样,几个牛录的清军大摇大摆,肆意挑衅,锦州东关守将吴巴什望着城下黑压压一片清军,赶紧飞报城内的祖大寿,祖大寿迅速赶来,见是后金伪豫亲王旗号,知道多铎来了,命令城上加强警戒,万不可掉以轻心,同时命令城上火炮对准建奴大军,做好一切准备。
多铎是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和多尔衮同母兄弟,历史上是大清第一名将,攻蒙古,伐朝之鲜,围锦州,破李自成,擒福王,扬州十日都是他的战绩,一辈子就是杀啊杀,而且还很荒唐,前几个月为了替多尔衮对付皇太极,还霸占了第一汉奸范文程的妻子三个月,直到被皇太极罚了一万两银子,几个牛录才罢休,骨子里天生看不起汉人,此次领兵前来锦州挑战,多少听从了多尔衮的建议,远远的只挑战,不攻城,手下博洛等战将摇旗呐喊,不把对面的明军放在眼里,时不时还派出十几人一组迅速突进,骑到合适距离对着城上射上几箭,挑逗城墙上的关宁军将士,祖大寿吴巴什眼看着城下清军嚣张跋扈,却无可奈何,开炮吧近处就那十几个人,一炮下去得不偿失,鬼都打不到一个,不开炮吧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清军挑衅,吴巴什对祖大寿说,下面清军才三四千人,不如开门冲杀一次,或者让一直好吃好喝的城管军再出来打上一仗?祖大寿拒绝了,从皇帝到辽东巡抚,要求只有一个,守住城池,任凭建奴如何嚣张,一定要忍住,不得浪战,而那一千城管军,名义上归他节制,其实根本不听他的,尽管几个领头的官职才刚升千户,可其补给装备军饷都不是他出的,与手下纪律松弛的关宁军将士格格不入,每次有事只能是商量而不可命令,这个时候让他们出去,也只能给朝中那些官僚口实,什么排除异己,什么让客军送死,他可不想在大战在即时惹下麻烦,所以尽管城外清军挑战,他还是忍住了没冲动。
一连十多天多铎带着几千清军连续挑战,城内反应全无,不由得胆子越来越大,博洛甚至带着几百清军绕过锦州开始扫荡锦州西面的军堡和村落,一时间松山,杏山,大东屯,高桥周围都开始发现清军游骑踪迹,后方警报频频,连宁远这个后方基地也开始发现清军小股人马骚扰,辽东巡抚邱民仰只得如实上奏,请示方略,兵部陈新甲请示崇祯,认为不可任由建奴肆虐,尤其后方宁远山海关蓟镇,放着十万关宁军不动为不妥,必须反击,连崇祯都觉得对于小股清军不能畏首畏尾,宁远不容有失,原来固守城池的想法开始动摇,这就是文人不懂军事瞎掺和的结果,于是兵部认为应该出击的指令交到了邱民仰手上,陈新甲甚至还派来了根本不懂军事的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来监督,使得整个辽东防御开始出现混乱,祖大寿固守锦州,后面宁远一带却开始你来我往小规模搏杀,这一切看起来明清双方互不相让,其实明军不知不觉中中了多尔衮引蛇出洞的策略,清军此来就是要大量杀伤明军有生力量,不断地消耗激怒明军,最好引得九边重镇倾巢而出,他好来个一锅端,彻底解决大明主力。
一个多月,战火弥漫,场面虽然不大,可塘报天天都有,不是清军击杀了多少明军,就是明军打杀了多少建奴,大明朝堂上再次找到了议论的话题,众多文人你一嘴我一语,大部分觉得该主动出击,不能如此被动,搞得皇帝本人也开始有热血冲头的感觉,主要是建奴上次吃了大亏,关宁军实力增强,加上手头有点钱,后面还有神兵卫兜着,觉得国家每年几百万两银子养的边军不该如此萎缩,因此默认了前方小规模冲突,而兵部尚书陈新甲和辽东监军张若麒更是因为一段时间来,关宁军与清军并未落败为由,力主再派边军加入,无非就是自以为是,自信过头,崇祯皇帝对陈新甲还是信任有加的,感觉说得有道理,如今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应该有和建奴一战的实力,于是在众多朝臣的鼓噪下,下旨让蓟镇总兵白广恩率一万人马驰援宁锦,本来崇祯还想派洪承畴出任蓟辽总督,全面指挥九边各部队,奈何听到大明防御策略有变的高师成匆匆赶到,和连襟崇祯密谈了一夜,总算稍稍冷却了一下皇帝的盲目自信,已经发出的圣旨当然无法追回,那这里洪承畴等诸人就不再出发,算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香满路言情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小说、违背法律的小说,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