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同样的,极度理智的努尔哈赤,也就会变得不那么可怕起来。
理智,在某些角度上来说,也代表着弱点。
就比如说,如果即将要发生的宁远之战中,明军大胜,努尔哈赤大败未死,那么一个理智的努尔哈赤,自然而然就会选择议和,和谈。
甚至没准建奴部再度归附于大明,也不是不可能。
而一旦努尔哈赤被刺激到发狂,选择孤注一掷死磕山海关,那么朱由校就大可以以逸待劳,就在山海关迎敌。
毕竟天气摆在这,大军全速前往宁远驰援,途中即便是有足够的军资,却也还是容易出现非战斗减员。
而且在方才一战之后,朱由校也清楚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偌大的山海关中,十一万大明将士里,愿意主动出关,在关外还能保存战力的,顶多了只有十之一二。
朱由校来辽东,就是为了在军中立威,就是为了将军权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
当然要赢,要在万众瞩目之下,赢得光芒万丈。
才能够通过自己,来激发整个大明的尚武风气,让大明的武德,再一次充沛起来。
更能够直接将军功爵制这玩意,强力的推行开来。
努尔哈赤确实也是一员难得的统帅,在今日遇上了这一支瓜尔佳氏骑兵之前,朱由校还不能确定努尔哈赤大致围攻宁远的时间。
而遭遇到了这支建奴骑兵之后,朱由校就明白了过来此时努尔哈赤的打算。
统帅之间的博弈,和信息、情报,息息相关。
而朱由校初来乍到,自然对于辽东的季节气候了解,远不如世世代代待在辽东的努尔哈赤。
原本历史上努尔哈赤在宁远城外扎营,阻隔山海关和宁远城的通道,其中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连天暴雪。
毕竟很多地方的地面积雪甚至已然接近一人高!
滚烫的热血,洒落在雪原上,片刻间就会成为一道道冰晶晶亮莹莹的血花。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也绝了整个山海关倾巢而出,去驰援袁崇焕的念头。
说到底,山海关外的辽西走廊这一段,在这种极寒天气中,真不合适大部队行动。
泥泞,大雪,在面对大军行动的时候,都是一道道阻碍。
山海关内的局面和建奴此时所在的锦州又有所不同,建奴有着大把的时间,大把的苦力去清理道路。
而山海关内,除了大明百姓之外,也就只剩下了大明战兵。
此时动员人手去打扫战场,已然成了空谈,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只能选择少部分精锐兵力连夜出城,边行军,边铺路!
甚至于这铺路,都还不能铺的离宁远太近,因为建奴有着海东青作为探知危险的手段,一旦预警,提前被建奴得到了消息,那么没准建奴的大军,就会直接合围!
倾巢而出的建奴,在平原雪地中,十数万合围一两万长途跋涉的大明战兵,朱由校觉着,哪怕自己是楚霸王复生,估计也翻不了盘。
与其冒这样的风险,朱由校倒更乐意,努尔哈赤来山海关磕一个。
反正,如果努尔哈赤太过理智,全心想着要打下宁远,朱由校,也已经有了腹案,想好了下一步要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