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要说解决,也好解决——分班就行。
把学习四则运算的一整个过程,分多个阶段。
学会数字十个数字,第一阶段。
了解数位知识,第二阶段。
开始学习加减运算,掌握基本的运算符号,第三阶段。
学会乘除运算,第四阶段。
复杂加减乘数四则运算并竖式计算,为第五阶段。
这么一分,那么,分五个班级,就把军中学习进度不一的问题解决了。
新加入的黄巾兵,直接去一年级,从头学学十个数字,学会的,掌握熟练的,再去二年级,不熟练的,还待在一年级。
这样,既不耽误那些学的快的人的学习进度,也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和时间浪费。
李孟羲来到地方的时候,众伍长什长席地而坐,准备等着开课。
李孟羲走到前边,众人目光都往他身上看,都对李孟羲身上的铠甲感到好奇。
李孟羲看了一圈,没有看到其中有新降的面孔。
想起来了,黄巾王路部投降,除王路本人去当关羽副手,其他黄巾大小将官,千夫长,百夫长,伯长什长之类的,全部捋去了官职,吸纳进战兵营,成了普通一卒。
也就是说,黄巾降兵被肢解的一干二净,一个担任军官的都没有。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义军老兵已占尽了先发优势,扩军越快,老兵升官就越快。
而真论个人能力,老兵并不一定比黄巾降兵中的那些百夫长能力强。
这可谓,赶上风口了,无数人得以乘风而起。
想到应该划分班级,以提高教学效率。
于是,李孟羲便想把这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彻底排查一遍。
“百夫长出列!”
李孟羲下令。
数人站了出来。
“且背九九乘法表。”李孟羲提问。
数个百夫长一个挨一个把九九乘法表背了,李孟羲从中抽查,也是没有错的。
早段时间,关羽给出的主意,拿百夫长们杀鸡儆猴,每教完一课,就提问百夫长,要是学不会,军法惩治。
可想而知,在此压力之下,百夫长们是学习最刻苦的,不刻苦就要挨鞭子了。
往后,再提问下边的什长伍长,给他们出了一些算式题,都算对了。
看来数学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当真是难度不大。
成年人学起来,进度飞速。
最后,李孟羲便把分班的事和战兵们说了一通。
分班分成五个班,学习难度次第增加。
一年级先数字,二年级数位,三年级加减与符号,四年级乘除运算,五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以后,七日一考试。
数字学七日,考试,通过了,进二年级,再在二年级学习七日,再考试,通过了,进三年级。没通过,继续在二年级学习,学满七日,继续考试。
每个年级都如此。
然后,是把班级框架初步搭建。
五年级,加减乘数四则运算全部学完的人,开始学别的。
由李孟羲刘备或者关羽来教。
四年级的教师人选,是几个百夫长。
一二三四年级的教师,什长伯长们就能担任。
每级,分五个班,一班,四十人。
以目前的战兵人数来看,够了。
以后再上课,战兵们就可以全来了,一同上课,不局限于什长伍长们。
等李孟羲把班级分好,人员大致拉齐,天可又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