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帝见状,也不好责难皇甫嵩,便令皇甫嵩暂回。
皇甫嵩走,张让又谗言一番,灵帝便就信了,定是讨黄巾之时皇甫嵩与刘玄德有冲突,因而皇甫嵩想借机发难。
以灵帝和张让的狭塞之心去揣摩皇甫嵩的行为,逻辑很对。
想想也是,花了朝廷钱粮,又领数万重兵,结果讨黄巾战事,战果竟还不不过乡勇,这一比,不就把皇甫嵩比的极其无能了?
故而,皇甫嵩为免被认为无能,就得摸黑刘玄德,好以此为己身开脱。
还有张角,皇甫嵩说是被刘玄德转交官军的,怕不是强夺的吧?皇甫嵩贵为中郎将,朝乡勇抢个俘虏还不是易事?要不是贼子张角殿上怒骂揭示了真相,怕现在还被皇甫嵩蒙在鼓里。
再有,若按皇甫的说法,是涿州义军大肆招抚叛降,因而兵强马壮,还说刘玄德有统兵之能,方才赶在朝廷兵马之前,把黄巾歼灭,甚至还把张角抓了。
按皇甫嵩的说法,稍作推敲,很不合理。
一地乡勇,兵马能比朝廷大军还强盛?不合理。
一切逻辑都对,刘玄德兵马比讨贼官军还强盛,这一点极不合常理。然而,刘玄德军中有李孟羲这个更不合理的存在,一切都解释的通了。
正常逻辑,刘玄德区区一乡勇绝无可能兵锋强盛压过皇甫嵩,但把穿越者李孟羲放到其中,逻辑通了。再不合理,有穿越者不合理?
可怜老将皇甫嵩忠心为国,一点没有私心,一点没有添油加醋的将涿州义军的种种跋扈之行上报朝廷,结果太过危言耸听,太过不合常理,不合逻辑,反被灵帝怀疑了。
——
此日,为腊月三十日,张角押赴至洛阳,为张角死之日,亦为张角尸首两分被悬尸东门之日。
张角乃信人也,当时张角被董卓围城,黄巾旦夕将灭之时,李孟羲入城劝降张角,与张角约定,以张角头颅换得刘玄德晋身之机,以此,来换得黄巾众人活命,张角应允,愿以头颅换黄巾众人活命。
可后来,形势变化,不想涿州义军前后得罪了董卓与皇甫嵩,形势有变,便不需以张角头颅换什么功勋。
李孟羲本不欲再杀张角,可在张角角度来看,张角深知,黄巾已尽投刘玄德麾下,自己再强意留下,怕不能为刘玄德所容,到最后,怕是还避不了一死。
既然早晚要死,再者,张角感李孟羲心救万民之宏愿,张角情愿赴死以为李孟羲一臂之助。
张角兑现了当时诺言,以他张角的头颅,为涿州军换得滔天功勋。
当张角在大殿之中,当着文武百官与大汉天子的面怒骂刘玄德时,张角的算计便已得逞。
刘玄德之名声闻于朝,上至天子下至百官皆知,黄巾非败于董卓皇甫嵩等人之手,乃败于无名之辈刘玄德,百官更皆知,张角乃是被刘玄德擒获。
大汉忠臣义士多矣,但,独刘玄德不一样,刘玄德乃是被反贼张角亲自认定的大汉忠臣。
反贼认定的大汉忠臣,来自反贼的肯定,那便是,真正的忠臣,最不容置疑的忠臣。
张角的算计很简单很低级,若当朝者乃是如汉武一般英明神武的帝皇,但一听刘玄德之名听见刘玄德诺大的功劳,那不管刘玄德到底是别有二心之人,还是大汉肱骨之臣忠贞之士,那么立刻,武帝会立刻要么密除刘玄德,要么解刘玄德兵马再安排个闲职,废了此人。
因何如此?因何要废了人才?帝王心术如此。
皇帝最怕的不是反贼,怕的恰恰是圣人。你刘玄德不花朝廷一分钱便能自起兵马,便能兵锋胜过官军,还能抢在官军之前把张角捉了,这还得了?如此了得,不管是忠是奸,岂能不防?岂能容你?
若是当朝者乃是武帝,刘备必被忌惮,必遭钳制。
幸而,如今灵帝,乃昏庸之人,不察刘玄德所带来的威胁。
而朝中诸臣,虽有明智者,却又因十常侍等奸佞闭塞了圣听,于是,张角临死之前的算计得逞,张角终得以助百千里外的李孟羲一臂之力,完成了当日两人的口头约定。
同是此日,灵帝大赏有功将士,尤厚赏皇甫嵩。
擒获张角,毫无疑问,乃是讨黄巾首功。
这黄巾首功之人,却不在洛阳。
灵帝有命,遣使往寻刘玄德。
讨黄巾首功的刘玄德,刘玄德一朝天下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