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乃是扶手倾斜度测试。
扶手到底跟曲辕犁垂直好,还是斜着好,而要是斜的扶手更好,那该斜多少度合适。
一番虽简单但条例清楚的测试之后,众人普遍认为,扶手斜着更省力。
而经更多的测试之后,众人所普遍认为顺手的倾斜角度大致一样,李孟羲隐约感觉,曲辕犁扶手的角度跟后世的婴儿车的扶手斜度很是接近。
而这个明确的角度到底是多少,或许要做精确的受力分析。
扶犁之时,手要扶,且要略把犁向下按,手臂发力方向不是直上直下的,而根据力的分解,当施力角度跟受力物体成直角角度,力的效能才能最大。
简单来说,如果用拳打一根木棍,垂直木棍打,木棍受力最大,而要是斜着打,垂直作用在木棍上的力便被分解成了更小的力。
当斜到一百度平行时,拳头擦着木棍扫过去了,对木棍没有造成任何伤害。
而要确定扶手的精确角度,反过来,扶手得配合人体发力,因手臂最适合发力的角度是固定的,所以,手臂适合发力的角度,垂直一下,就是曲辕犁扶手的角度。
李孟羲不由伸起了手臂,他把手臂伸到身前,模彷着扶犁时的动作将手臂半直不直的伸着,然后,力是要往下按……
李孟羲魔怔了一样拿手在身前比划来比划去,观者无不诧异。
李孟羲没能想弄明白到底最恰当的扶手角度最合适,虽然角度不角度的对犁的影响不大,可他说服不了自己就这么含湖过去。
最终无奈的办法是,李孟羲找了更多的人下地犁地,然后,直接在边上拿着两根棍当量角器把扶犁人的手和扶手的角度记录下来。
最终,李孟羲一番忙碌之后,他觉得自己确定了最恰当的扶手角度。
乃是,犁具放平,扶手跟地面成约七十五度角。
当一切的最后,李孟羲问一众匠人,可还有能对曲辕犁改进之处,有木匠出列说到,扶柄乃是直的,可以做的稍往后弯曲,扶着也好,按着也好,到地头抬着也好,能更轻巧。
李孟羲方才勉强解决了扶手的角度问题,这下,扶手幅度又出来了,李孟羲深感无力。
不过,匠人提到到了地头抬犁的动作,李孟羲突然意识到,耕地的话,到地头的确得用力把犁抬起来。
如果说犁地时哪个时候最费力,就是地头抬犁的时候。
之前诸多测试,只顾着试犁地,却忘了整个犁地过程,抬犁也属于其中一步。
立刻,李孟羲令木匠们赶制出弯曲的扶手。
一段时间后,新的向后弯曲的扶手做成,下地测试,弯曲的扶手跟直扶手到底哪种扶着省力并未测出来,但是到了地头的时候,提犁调头的时候,很明显,扶手是弯的抬着更容易发力。
又一处有用的改进,扶手哪怕稍微弯一点,抬着就容易的多,这,又是为何?弯的,容易发力,那照这样,刀具,弯也的比直的厉害?
李孟羲隐约触及到了一点有趣的东西,他未及深想,只是把此事暗自记下了。
所有测试结束。
对曲辕犁的整个测试,耗费物力人力时间众多,前后费了三四天时间之久。
最终结合所有测试结果,李孟羲得出了一个结构最优秀的可以用作大批量生产的标准型。
标准型曲辕犁数据如下
【曲辕犁分诸犁首,犁铧,辕臂,犁台,扶手等诸部件。
犁首最佳为彷铲形箭所作,前薄后高,侧看为锲形。
铲形犁首,以长一尺半为佳,宽可一掌之长。
造时,以铸法为优,铁铸成本低廉,利于大量生产。
于铁犁铧,犁铧应横宽不亦高窄,犁铧之用,乃用以推排土块,不足宽则不足拦档。犁铧当略有微弧,内弯,弯弧朝内,盖为夹钳之用,可略固土方,使犁具发力更易。
犁臂以长木通体輮制为佳,长木稍缺,可用短木接续以竭省工本。
扶手者,乃御犁者凭之架控之物,扶手高及当胸,向后倾斜,略后弯为最佳。
当胸之高,精数为五尺;向后倾斜,平地放犁,扶手与地夹角七十五度;至于后弯弧度,不论究竟,略微带弧,便可使抬犁之时轻省良多。】
【曲辕犁整犁自辕首至扶手,长约十尺,自犁首至扶手,长约七尺,自犁首至犁台之尾,五尺有八。
曲辕犁整犁高为当胸,五尺余数,重则不禁,以能单人扛负可趋数十里十里远路为佳,过重则不便运移,不便劳作。
至于曲辕犁所用之物,诸木类,除柳木质劝不堪为用,寻常硬木皆可。】
曲辕犁终于定型了。
之后,木匠们齐心协力按标准样式把标准的一架曲辕犁做出来了之后,把标准曲辕犁和最早的做出的那架原始犁具一比,差距极其明显。
第一个曲辕犁乃是,三角形的犁首,犁铧是正方形的,还没有弧,扶手也是直的,扶手高低虽是恰当,可垂直于地面,没有向后倾斜,以至于要犁地的时候,得拼命把扶手拉着向下按。
关羽拿两架犁试了,试完,关羽直说老犁难用。
李孟羲笑了,猜测是正确的,虽然是曲辕犁简单,可结构优秀的曲辕犁比粗糙的曲辕犁好用太多。
李孟羲幸好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虽然照猫画虎也能画出虎,可总比真正的虎差点什么,他同样清楚,虽见过无数次的曲辕犁,可毕竟自己不是村里的木匠没有亲手造过犁,而且也没有真正的扛着犁下地干过活。
李孟羲就是没有足够的自信,才要大肆测试改进一番。
结果是,和第一架按印象制作出来的犁相比,这经过众多测试和众多改进后的犁,比第一架犁强太多了。
曲辕犁将普及于巨鹿,要是任由百姓们自己彷做,没有必要严格规定样式。可李考虑到现实情况,现实情况是军中十几万人,大多数人都缺乏制作曲辕犁的材料,而开春在际,要是让民夫们自己去找材料自己他做犁,不知得等到什么时候。所以,由军中集合材料人力物力大量制犁任何分发下去将是必要,既然是要大量批量生产,那么批量生产意味着能生产一大批质量相近的犁具,要么是一大批质量一般的犁具,要么就是一大批质量稍好的犁具。
要是单独的一具两具犁,好点差点问题不大,可千万具之多的犁,质量稍微起伏点,那影响的可是成千上万的犁,影响可大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李孟羲才想尽可能提升犁具质量,才有了之后诸多努力。
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按关羽的说法是,老犁不好用,新犁顺手的多。
幸好是批量定型生产前做了改进,不然将来生产的上万具老犁,就是上万具不好用的犁,对生产的影响不是一点半点。
——
曲辕犁可以正式投入生产了,李孟羲问关羽,说多少亩地分一具犁能够用?
关羽结合曲辕犁比直犁高了一截的效率,再比较于直犁算了下,再考量到军中十几万人,哪怕不算巨鹿乡野之民,关羽直接给了数,说需犁具一万。
“一万犁具……木头倒是还好说,可,铁呢……”李孟羲心乎卧槽,一万具犁啊,那可是一万具啊,得在开春之前做这么多的犁,除非有个工厂,不然,如何做得了这么多。
就算有工厂,铁呢?全军人手不到一件铁器,来春屯田,人均一把锄头不一定够,又何来多余的铁来铸犁。
李孟羲把犁具减了又减,他觉着,把军中所有不重要的兵器全融了,到开春,能做出八百架犁,已是极限。
而不重要的兵器是,像是磨损严重的,像是重要性不高的,比如在枪和戈中选一个融掉,那就融掉戈,在刀和枪中选一个,融掉刀,枪乃是性价比最高的武器,没有之一。
一个难题横在了李孟羲面前,到底是铸剑为犁,还是磨兵待战,这是一个问题。
与关羽严肃的商讨良久,李孟羲下了一个重要决断,他决定将军中五成刀剑,四成的戈,全融了,造犁。
李孟羲做出此决断的依据是,短时间内,义军无有大战需要。
他做出此决断的底气是,纵是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李某人依然能成席卷天下之势。
而兵争之时,兵明甲亮,不如阵势齐整,更不如人心所向。
而使阵势严整,使军纪肃然,使人心归服,却恰是李某人最为擅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