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匠人用手捧了两捧白面撒到纸浆中,然后有了意外的举动。李孟羲印象中,人们拿手捧了面之后,多是拍拍手拍掉手上的面粉,可他看到,匠人捧完面后,伸着舌头舔手指,想把手上粘的些许面粉给舔干净。
李孟羲感觉这很恶心,又略感觉心酸。
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这么珍惜粮食。
匠人舔着舔着,忽然发现军师盯着自己看,匠人老脸一红,尴尬的放下了手,局促的把手在衣服上擦了擦。
所谓,非礼勿视也,李孟羲不着痕迹的把目光转向别处。
(不知面粉的消耗量多大,)李孟羲心想,(如果消耗量太大,那就不用面粉了。)
虽说,面粉可以略微提升纸浆质量,但是面粉和一切粮食的价值,不该以金钱和经济来衡量,粮食乃最根基的物资。
匠人们往纸浆当中撒了面粉,又拿棍子搅和一通,接着,匠人开始用掺了面粉的纸浆造纸。
匠人们显然不知什么叫对比法,这边在造纸,另一边剩的半锅原始纸浆没人管。
李孟羲朝一个围观的匠人招了招手,匠人过来,李孟羲手指了指空闲的那半锅纸浆,交代匠人另做一些纸张出来。
不久之后,两种纸浆,一种拿水洗过没有撒面粉的纸浆,一种撒了面粉的纸浆,这两种纸浆制造的纸干燥成型之后,匠人们把纸拿了过来。
李孟羲和关羽一起检查着纸张的质量,从外观来看,李孟羲惊奇的发现,加了面粉的纸张看起来白了很多。这个发现让李孟羲思路大开,以前造纸的时候,因为树皮和草本纸张杂色不多,拿活性炭就足以对纸浆脱色,因此就没必要加什么白色的增色剂。
但是,随着木浆纸技术的诞生,树干当中颜色很深沉杂乱,单靠活性炭已不足以脱色了。
所以,本来没大用的着色增白技术,在造木浆纸的时候,大有必要。
两张纸,一张原始纸浆造的纸,一张加了面粉的纸张,检查着两张纸的质量,明显可见,加了面粉的纸张不仅更白皙,还坚韧一些。
测试成功了,面粉加水之后,会变成面粉湖湖,面粉湖湖有一定的粘性,能使纤维结合的更加牢固紧致,从而使纸张纤维更加紧实细腻。
想了想,李孟羲从腰间的竹筒里抽出了墨笔,他随意在两张纸上划拉了几笔。
这本来只是临时起意,随手而为,结果不一会儿,随着墨迹晕染,意外出现了。
李孟羲发现,加了面粉的那张纸,墨迹晕染的更厉害,而相对的,未加面粉的纸张,墨迹更收敛。
于纸张来说,墨迹晕染多数情况下是缺点。
李孟羲不由挠头。加面粉是为了让纸张更细腻更坚韧,结果加了些许细腻些许坚韧,同时还降低了纸张的防水性能。
这等于是,加了一点优点,同时又加了一个缺点。
匠人们杵在那里,眼巴巴看着,也不知自己做的好还是不好。
李孟羲察觉到此,他又派给了匠人们任务,他让匠人们往纸浆里多加面粉,看要是加多了会怎样。
匠人们回身忙碌去了,李孟羲跟关羽商量着,他觉得面粉不好,面粉虽然能增白增韧,但是降低防水性,他问关羽,有无别的什么东西可替代。
关羽想了想,“石灰如何?”
“额。”李孟羲抬头,疑惑的看着关羽。石灰这玩意儿一直在用啊。
关羽想了想,解释道,“石灰虽不粘湖,可石灰能添白。”
关羽看着李孟羲,问,“羲儿,你不说木浆纸色泽过深吗?不妨往木浆里加点白灰,当能增白不少。”
李孟羲若有所思,一想也是,石灰跟面粉相比,肯定是石灰便宜,石灰虽无粘性,但白度超过面粉多矣,纸浆加了面粉之后,晕墨,加了石灰之后,还晕不晕墨呢。
不晓得。
似乎,石灰乳防水,又似乎,生石灰吸水。
不得已,又要做测试了。
取来一些纸浆,撒一把石灰进去,用力搅拌一段时间,按氢氧化钙极低的溶解度来看,一把石灰撒进去,少数变成了氢氧化钙溶到了纸浆里,多数石灰粉未能溶解混杂在纸浆当中。
取加了石灰的纸浆来造纸,纸成,纸色泛白,纸质的细腻程度和韧度无太大改变,拿笔在纸上画上一道,和普通纸张做对比,对比发现,纸浆中撒了石灰之后,晕墨晕的更厉害了。
看来,石灰比之面粉的唯一优点是价格便宜。
面粉也好,石灰也好,这两种东西都是吸水的东西。
那,有无某种便宜的,洁白的,又不吸水的东西呢。
李孟羲遍想了众多物质,他想到,石头,石头肯定不吸水,找一种纯白色的石头,磨的足够细,再加到纸浆中,这样,造出的纸不仅白,还不晕墨,甚至可能更结实了。
但再一想到以汉代的技术条件,要把坚石碎成粉末,难度太大了。
李孟羲随之将这个想到的方法放弃了。
前方,造纸匠人们往纸浆里加了好多的面粉,加的都快成面汤了的时候,匠人们过来问还加不加。
李孟羲过去看了看,加了过多面粉的纸浆,几乎成一锅面水了。
他令匠人们拿这一锅粘稠无比的纸浆造纸,最终,因面粉加的太多了,纤维不足,纸张不能成型,造纸失败。
又一项测试结束,试得,少量面粉可以提升纸张白度,细腻度,和韧度,但会降低防水性能,加过多的面粉则会导致造纸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