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反攻开始第一个夜晚,也是许多巨鹿指挥官第一次带着军队在外宿营过夜,正如白日行军时那样,巨鹿指挥官们在白日行军时如履薄冰谨慎细微,不敢有丝毫疏忽,到了夜里,四下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指挥官们更加畏惧了。
下发给各部的作战手册当中,详细记有夜晚扎营时的方方面面,到各人独自独立带兵作战时,作战手册成了各部的依靠。
作战手册中写,若当道扎营,应选在十字路口立下营寨,于十字路口,一可收缩队伍,二可绝拦四向,为当道扎营最佳地点。
各部扎营的情况不一,有的指挥官早已把作战手册烂熟于心并早有准备,这部分指挥官考虑充分,他们在天还将黑的时候就派了斥候侦查路径,等到遇到合适的路口十,直接就地落下营寨,等把营寨扎好,天正好黑了。这部分处理得法的指挥官无一例外属于军中识字水平最好的那一部分,识字水平高低与指挥能力成正相关,这很容易理解——
识字水平高,所以才能有基本的读记能力,有基本的读记能力,因此比较容易把作战手册的内容烂熟于心,把一切扎营知识记得滚瓜烂熟,这样才能运用的得心应手。
而那些识字水平不济的人,他们连字都认不全,平日还得请识字的人帮忙才能弄明白手册上的内容,这样的指挥官阅读尚且艰难,记忆就更加艰难,把手册上的内容完全了熟于心更是难上加难,东西没记住,不翻阅手册根本记不起来相关内容,想能熟练运用完全是奢望。
按巨鹿军指挥官的水平,虽说,骑术不是贫寒人家所能掌握的,所以但凡精通骑术的人大抵出身不错,也就因此,骑兵队是全军识字率最高的兵种,饶是如此,骑兵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识字能力堪忧,这部分人代表了骑兵队的平均水平。
能在天黑下来不久就把营寨扎好的已经算是好的了,其他的,状况百出,有的队伍疏于考虑,老老实实的走到天彻底黑下来才想到扎营,在缺乏照明的情况下,抹黑扎营少不了麻烦和混乱,在夜里调动指挥皆难,再加上因为扎营使得人员混乱,若是恰有敌情突来,估计那些摸黑扎营的队伍没一个能扛住敌军突袭的。
抹黑扎营已是平均水平了,还有更差劲的。
作战手册中写,扎营最好选在十字路口,这只是提供一个最佳考量而已,可有的指挥官脑筋太轴,理解的太死板了,都到天黑了,想起扎营了,一看手册,得找十字路口扎营,附近又没有十字路口,只能往前继续走,找到十字路口为止。
天,到底是怎样的勇气才敢夜里行军啊,连巨鹿军本部都对夜晚行军慎之又慎,这要是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不说遇敌了,要是路边突然蹿出来个野兽,前边的人不明状况吓得抱头鼠窜,前边的人一慌,后边的人跟着也慌,眨眼就成不可收拾之状。
让一群新手去统帅军队,只在扎营这一处,问题就能有这么多,然而,这已经很好了,不管问题有多少,这些初次领军的指挥官们至少知道该怎么处理军务,好跟不好,是1与100的区别,能与不能,是0与1的区别。
除了扎营,还有夜间纪律,守备,巡逻,等等事项。
作战手册中,关于夜间扎营有【画地为牢】【举火为旗】【以火为墙】等法。
画地为牢乃是,旷野扎营之时,地形往往复杂,营地没有边界,士卒行止无依,纪律容易散乱。而若是真的去花大力气去垒一道寨墙出来,又太费功夫,若只是为了严肃纪律这一作用,不必真用营寨,在营地四角吊起几个灯笼,在营寨一圈扯上一圈绳子,以灯火或者绳索为界,一样可以约束士卒,这便是【画地为牢】。
举火为旗乃是,夜间四下漆黑不能视物,寻常旗帜在夜间无用,故用火光代替旗帜信号,此处还有另外考量,在万一遭遇夜袭,士卒慌乱之间若看不到一点光亮,都不知该往哪聚集,极易溃散,而但凡有一点光亮,士卒断然不至于满营皆溃,此便为【以火为旗】。
在夜里,火光除可代替旗帜信号,火光还有预警及稳定人心等多方面的作用。用在预警,围着营寨在营寨一圈点起篝火,敌军不管从哪个方向偷袭都必然暴露在火光当中;用在稳定人心一项,如果四周一片黑暗一点光亮没有,稍有风吹草动士卒便要心中惶惶,而在四周有亮光的情况下,周遭若有响动,士卒扭头看去,虽并不一定能看清到底是何物响动,但瞅见火光所照耀之处空无一物,士卒便会想,可能是老鼠在乱叫,由是心安。
而若,没有这点火光,老鼠发出的响动听在士卒耳中,士卒会会以为是能勐兽在靠近,会以为是毒蛇爬了过来,会以为是敌军悄悄摸上来了,总之,没有火光一片漆黑的情况下,炸营的概率高了好几成。
夜间扎营的守备,指挥,备敌,预警,全都需要火,要用到火,最少得有柴,涉及到柴,就牵扯到后勤环节。
巨鹿军本部对夜间用火有全套的后勤方法,夜间的火光要一直持续整夜,所以,最好是用耐烧的松木来作为引火材料以减少更换火把的更换次数,在燃料储备中,松木料相对稀缺,所以就有了统筹方法,烧火做饭时优先用其他木头,松木节省下来专用作照明之用,松木既耐烧火光又明亮,有时,火光多笼罩那么两步,在关键时刻,效果就截然不同。
要达成作战手册中所写的所有扎营要求,以一支五百人的乡兵队伍为例,五百人扎营,营地盖阔百步方圆,如此一个营地,需在营寨正中竖一火把高架,高架上要有遮雨棚顶以在风雨来临之时火光依然无恙;营地还需要,在营地一周点隔十步点起一堆篝火,需篝火最少数十;为能更高效的预警,最好,在营寨之外可能来敌的方向远远的留下一堆篝火,这样,敌军若想悄悄袭营,老远就暴露在火光中了,敌军越早暴露,己方反应的时间就能越多,应对也就能越从容。
要完成作战手册上所要求的所有这些布置,这需要乡兵队伍得有足够的木料储备,得随军准备有笨重的火把架子,得有基本数量的合格的守夜人手,等等。
在后勤物资中,木料属于重要性不高的物资,而火把架子更是边角的不能再边角的东西,好多乡兵队伍征集粮食都显得艰难,哪里有精力再去管火把架子这种东西。
河间郡以北,某地,荒郊野外,正十字路口处,一支乡兵队伍当道驻扎着。
已经是后半夜了,直忙到后半夜,这支乡兵队伍才终于把营寨布置好。
如前所说,行军在外处处都难,就扎营这一点,做好的都是少数,有的指挥官考虑不足,都走到天黑了才下令扎营,然后等到扎营,又没有经验,只能翻看作战手册想查找扎营方法,再一看,作战手册上写得在十字路口扎营,一瞅脚下不是十字路口,有些脑筋直拗的家伙死板直接摸黑带队朝前去找路口去了,根本不知变通。
在这河间郡无名之地,这队后半夜才把营寨布置妥当的乡兵队伍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负责此部乡兵的指挥官考虑不足又脑筋死板,士卒们赶了一天路了,又累又困,他不肯就地扎营,非要找十字路口,夜里行军有多危险就不说了,也怨运气不好,前方道路分叉极少,走了好几里才找到十字路口,等终于找到这处跟作战手册上所以的一摸一样的扎营地点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
一般情况,随便把营寨布置布置算了,巨鹿军下发的作战手册上写的东西是怎么详细怎么写,怎么完备怎么写,作战手册是用来参考的,乡兵队伍不必完全一模一样的模彷,可那么一些呆板的不知变通的人非要一丝一毫都得跟作战手册完全一样才行。作战手册上写得扎营十字路口,就不管不顾的摸黑走了好几里路非要找到十字路口;作战手册上写,营寨外围该以车阵围拢,阵形成圆,车辆最好以绳索相连,指挥官完全照做,他严苛的要求士卒们必须把车阵摆成圆的,歪一点都不行,士卒们被这严苛的要求折腾的心里都在骂人了。
巨鹿军所有战法都是平日一点点积累来的,因此细枝末节的东西很多很多,指挥官要完全照手册来执行,势必繁琐无比。
摊上了一个死板的指挥官,乡兵们很不好受,赶了一天的路,本来就累,夜都深沉了,好多人都打瞌睡了,还得忙个不停,乡兵们心里多有怨言。在乡兵们眼里,摆车阵就算了,点篝火也就算了,这些都算是有用,可非要把车子摆成圆的,篝火非要十步一个,远一点近一点都不行,这让乡兵感受起来,分明觉得是指挥官在有意叼难,乡兵们多感不忿。
作战手册上所写的东西太详细太繁琐了,把所有东西一丝不苟的忙完忙到了下半夜这在所难免。
篝火旁,指挥官对着篝火细细研读手中那本几乎翻烂的作战手册,看了一会儿,指挥官抬头往左右看了看,“不成,火把架子还没弄……”指挥官立时起身就要再去张罗人忙碌。
此时,连同伍的其他巨鹿军军官都觉得有点过了,众人纷纷劝到,夜都深了,差不多得了,再折腾会儿,天都得亮了。
同伍们说的有道理,可指挥官更有道理,指挥官丢来作战手册,毫不退让的砸出一句,“上边都写了,怎能不做布置?”
同伍的巨鹿军几个巨鹿军士卒,而今乡兵副指挥官,几个副指挥官相视一眼,无可奈何。
这么倔的人,也实属罕见。
就这样,在乡兵怨声四起的抱怨中,军令强制命令之下,乡兵不得不把满车的木头从车上翻下来,再一根根挑拣一番从中把松木挑拣出来,等火把架子竖起,松木火把插上,这过程中,指挥官绕着火把架子走了两圈,抬头看了看,抬脚对着架子哐哐踹了两脚,架子被踹歪了,指挥官便要乡兵们重新挖坑,重新把架子埋好,要求一点不能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