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hbcjlp.com
内阁首辅张居正逝世,神宗对张居正进行清算,下诏抄其家,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自缢而死,全家饿死十余口。潘季驯心有不忍,上疏神宗,认为“治居正狱太急”“至于奄奄待毙之老母,茕茕无倚之诸孤,行道之人皆为怜悯”,神宗看后不悦。御史李植、江东之等人与内阁申时行、吏部尚书杨巍互相攻讦,潘季驯帮助申时行等,李植劾以党庇张居正,“朋党奸逆,诬上欺君”,言辞刻薄,神宗令潘季驯自辩,潘季驯上疏认罪,被削籍为民。御史李栋、董子行分别上言,认为潘季驯“罪轻责重”,均被神宗罚俸处理。御史蔡系周上疏弹劾李植,并为潘季驯申冤道:“陛下欲雪枉,而刑部尚书之枉,先不得雪。”
其后多次有朝臣上疏举荐潘季驯,黄河大患,经给事中梅国楼等举荐,潘季驯复官右都御史,仍受命总督河道。在第四次治河期间,潘季驯建树甚微,他原计划再行恢复黄河的另一段河道,但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实现。潘季驯先后两次控制了徐州周边的黄河险情,但洪水还是接踵而来,决堤的洪水漫入明祖陵附近大殿,潘季驯再次遭弹劾。由于身体衰弱,他向朝廷辞休,神宗无挽留之意,准其所请,潘季驯致仕,正式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仕宦生涯,后患风瘫,潘季驯逝世,享年七十五岁,明光宗下诏重行葬礼,予祭四坛。
潘季驯,在长期的治河实践中,总结并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和“蓄清刷浑”以保漕运的治运方略,发明“束水冲沙法”。其治黄通运的方略和“筑近堤以束河流,筑遥堤以防溃决”的治河工程思路及其相应的堤防体系和严格的修守制度,成为其后直至清末治河的主导思想,为中国古代的治河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