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白居易《二月二日》写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龙抬头”恰似隐藏在临卦中的震位,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一阳),已出现于地表上(二阳),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再附李商隐《二月二日》一首: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汗漫算准时辰,与吕鸿一起驾驭大鹏离开了汗漫天坑,果如当日汗漫所言,吕鸿携带了许多珍珠饰品。
一路上,吕鸿一直在地面上寻找跟月赫北上时的印记。当他们飞越长城的时候,吕鸿终于想起一个问题,就大声问汗漫道:“师父,海坨山在哪?”
于是,汗漫指着左前方一处高山说道:“那座高山就是海坨山。”
吕鸿听罢,开始仔细端详起来。
用辛弃疾《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其一形容吕鸿此时的心境道:
行尽桑麻九英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当他们飞到涿鹿黄羊山卧牛岗时,看到地面上有“鸡”在打斗,就驱使大鹏降落在附近的山林里。
实际上,这是两个“鸡门”的一场较量。“鸡门”之一是曾经上演“鸡飞蛋打”故事的丛台,与“丛台”对抗的另一方是近几年崛起于鸡公山的“酉鸡宫”,属于“地支”门派,以昴日星官为镇派之神,宫主是纪莜。
之所以说“鸡”在打斗,还在于双方都打扮成鸡的样子。丛台门的人打扮成褐马鸡模样,看来就是在井陉隘口(苇泽关、娘子关)与戎赐、赵衍、栾棣、武媚内外夹击常恒所部秦军的人;“酉鸡宫”的人则是长尾雉装扮。
附杜甫《羌村三首》其三一部分道: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究其原因,两个“鸡门”是因为争夺一张藏宝图而大打出手。原来,火先生系统研究了有关木正剑、金星剑、后土剑、水神剑、火神剑的五句绿林传言:
木正司春,五岳独尊。
金星秋寒,逐鹿中原。
中岳后土,龙驹凤雏。
水神冬封,驱邪僻正。
火神司夏,虎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