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鸾、吕鹄、日炎一边帮秦鹿梳洗打扮,一边以自身经历嘱咐她一些注意事情。秦鹿对帮吕鸿练功不当会儿事,对花轿迎亲、洞房花烛这件终身大事则是憧憬已久,但面对目前的境遇却犹豫道:“可是,现在荒郊野外,怎么洞房花烛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日炎以为秦鹿在揶揄自己排挤秦鹿而独占情郎的那件荒野婚事,当即反驳道:“天当被,地当床,树木花草就是花烛,人逢乱世还能有这番天地,就该知足吧!”
当此情景,秦鹿也只好接受现实,与吕鸿完成婚配的心愿,这不是迫不得已的问题,而是奉师命走下秦岭时就已走上的既定之路,何况还得到吕鸿长辈姬青天等人的默许,更特别拥有赵鸾、吕鹄、日炎等女的见证认可,总算有所慰藉吧!
吕鹄见吕鸿表现的像没事人一样,认为她这是安慰像自己这样的过来人,欣慰的同时又担心惹秦鹿不快,就借故离开秦鹿并叫来兔儿,帮自己打扮吕鸿。
黄昏时刻,吕鸿、秦鹿在赵鸾、吕鹄、日炎、佘桂、朱嬛、冯婳、彩儿、兔儿、刘香九女的簇拥下,进了用桂花、木芙蓉等鲜花搭建的临时婚房。
现在,秦鹿终于和心爱之人走进婚姻“殿堂”,可谓是五味杂陈。因为,这跟她的想象完全不同,竟然以奇特的方式又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举办结合仪式。
她有太多的话想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含情脉脉地呆望着心上人。
附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一首:
洞房记得初相遇。
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
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吕鸿自海坨山起,就三番五次地使这位《鹿鸣》吟咏示警者窘迫难堪,心感有愧,首先道歉道:“鹿妹,一路走来,让你受苦了,对不起啊!”
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秦鹿目前不仅有强大的承受力,也看清了所面临的现实状况,听吕鸿这样说反而宽慰他道:“鸿哥大人大量、福缘深厚,小女命运多舛、该当如此啊!”
“怎能这么说哪!?”吕鸿对她厚此薄彼的说法质疑道。
秦鹿听罢,眼望秦岭方向,脑中浮想联翩,口中幽幽地说道:“小妹出山时,师父曾经告诫过我,事实证明果如师父所料,这都是天意啊!”
“怎么会儿事啊?”吕鸿问道。
秦鹿不好意思复述师父所说剥卦六五爻辞原话,也不愿欺骗隐瞒吕鸿,只好根据自己的体验,婉转地解释“师父赠言”或“天意”道:“乾阳元亨,五行增益,雷霆万钧,高山仰止。”
听者单从字面来看,秦鹿假托师父说此话可以解释为八卦的一种表达方式,因为“乾阳元亨”代表乾天卦,“五行增益”之中的土自然是第二卦坤土,其他五行对应的卦象若按照相生的原则排列依次为兑金、坎水、巽木、离火,后面两句则分别代表震雷、艮山。
但是,秦鹿代表师父若仅表达八卦之意,何必这样拐弯抹角地说哪?!这就是让闻听之人很容易产生困惑的所在啊!
果不其然,吕鸿听罢,不明白秦鹿为何以师父的名义这样阐释八卦,故而困惑地追问道:“什么意思啊?”
“我们从北地一路走来,这几句话就是咱们姻缘状况的真实经历啊!”秦鹿不得不进一步点明道。
吕鸿听罢,用寓意乾天、坤土、兑金、坎水、巽木、离火、震雷、艮山之“咱们”依次对照这段梦幻般姻缘经历,顿时哑口无言。
因为直到现在,他所经历的姻缘状况不仅如秦鹿师徒所说,也完全符合梦中白衣仙子的赠言:
乾阳开,坤阴补。
五行增,雷山助。
此时正好终结于“山”助,吕鸿却不知“山”下面会怎样,后悔当时打断仙子赠言啦!
既然提到与秦鹿有关联的“山”,再结合吕鸿之“天”象,这就不得不涉及二人组合成的山天大畜。
大畜卦辞曰:“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大畜卦象征大为蓄积,意思是说:“利于坚持下去,不食用家里的粮食吉利,利于涉越大江大河。”
显然,这符合二人的奇特经历。
大畜卦主卦是乾卦,卦象是天;客卦是艮卦,卦象是山。主方应当把客方像动物畜养起来,驯服它,但不是消灭它。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大畜是山中有天、无所不容的卦象,“包天容海大畜志”就是畜德写照,也是二人胸襟的概括。
秦鹿见吕鸿沉默不语,担心自己对师父赠言的解读会破坏大喜情调,立刻转移话题,说道:“我一直奇怪,鸿哥在东,小妹在西,我俩相隔千里怎么会成就姻缘哪!?”
“此事因梦而起。”吕鸿答道。
“什么梦?”秦鹿问道。
“母亲曾梦到我在灵囿里追逐一头金色小鹿,所以父亲找到了你。”吕鸿答道。
秦鹿听罢,顿感惊诧。
稍顿,她不禁感叹道:“千里姻缘一梦牵!这就难怪啦!”
“难怪什么?”吕鸿问道。
由于“梦缘”的铺垫和诱导,秦鹿很自然地袒露心声道:“刚一见面,鸿哥就在溪边看到小妹洗漱,原来是因缘际会啊!”
“那不是你哥哥吗?”吕鸿问道。
“小妹那时怎好直承啊!?”秦鹿说道。
“那时,你用家山好和韵我的玉山枕,使得玉山枕的背景太好看了,至今都记忆犹新,我现在可得好好地欣赏一下啦!”吕鸿说道。
言毕,他联想到华山玉山枕之梦境重现秦岭、再加从华山去秦岭时汗漫曾说过“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这些梦幻般意境终于成了目前触手可及的现实,就要重现玉山枕之梦以及当日初见秦鹿时的美好景象。
秦鹿心有灵犀一点通,听懂了“玉山枕”和“背景”的含义,因而不满地娇嗔道:“到底是背景好看还是…玉山枕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