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离开了乐山,在此之前他特意飞到了峨眉山上空,散发出了自己的气势。针对一位年过四十的中年男子,但这气势只是一晃而逝。
下一刻便飞离乐山,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而那位被杨光针对的,乃是蜀中另外一个宗门势力的初级武宗。
现在这种情况下,华国的诸多势力已经在慢慢融合了。
不再是以前针锋相对的情况,已经在趋向于联盟了。但依旧有一些短视的人,总想要搞点儿小动作,就像是在整一些话语权。
而那位常年居住于峨眉山顶的宗门太上长老,便是这样的存在。
喜欢搞一些小动作,格局仅限于一省之地。以前宫正对他的行为无可奈何,只要做的不过分,基本上是无视。
毕竟宫正也只是初级武宗,奈何不得对方。
但杨光不同啊!
给予一番教训,但下一次还不知悔改的话,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
后来,这位武宗连忙询问他那些徒子徒孙,也找了关系才确定那位在峨眉山顶的强大武宗,乃是出身于洪城武协的杨光。
再后来他那些小动作便消失了,甚至还配合宫正整顿蜀中一些不听话的势力。
当然,他就算是想要负隅顽抗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其他省市的武宗也入驻蜀中省的,这个生存基地的建设不能出错。关系着太多老百姓的生存问题。
这也算是杨光为蜀中做出的一件小贡献吧。
……
接下来的时间里。
他去了省会蓉城,看到了公元前两百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古人的智慧有所折服。杨光就算是武宗,想要让他在同等的条件下,做出这样的利国利民的工程来,那是不可能的。
而这存在,也使蓉城变成了‘天府之国’。
而他也在蓉城独自一人吃着火锅,把自己当成普通人,享受着美食。
后来他去了青城山,当初的青城门自称为祖地的地方。但来自于古代的青城派,跟他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
杨光也去了九寨沟,去了看了剑门关。
李白《蜀道难》诗云:“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看过流经蜀中的黄河,也看过流经蜀中的长江。
奔流到海不复回。
…
杨光来回穿梭于华国的名山大川之间。
感受过泰山雄,华山险,恒山幽。也看过嵩山峻、衡山秀。他也去看过一次黄山,终于明白了课本中的‘黄山奇’的来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可杨光并没有在意这些,登顶了珠穆朗玛峰,寒风刺骨无所惧。
在黄果树瀑布下淋过头,在鄱阳湖中游过泳。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奔过跑,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玩过沙。
纵情于山水之间,有点儿流连忘返。
见欲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