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则就是这次功勋卓著的那些人,很多倒是和历史上的发展差不多的。
富庶的南阳郡还是落到了袁术手里。
此外,荆州的长沙郡则是由孙坚治理。毕竟孙坚的主战场是在扬州,给个大后方也是合理的。
鲍鸿为河内太守;
王匡为河东太守:
韩馥为平阳太守;
何苗为弘农太守;
袁绍为河南尹;
这一批除了各路主帅之外战功比较显著的都安排在了司州,作为门户抵御东方各州义军的入侵。
其中平阳乃是最靠近并州的一个郡,曹操作为平阳太守,基本上主要的防御方向就是并州方面。
讲道理,并州也就北方郡县受到的影响比较大,真正南方上党之类的地方还没到危急时刻。只不过,那些郡城发展毕竟不能和司隶这等天下中心所在比拟,资源上面达不到作为后方支持与北方秦赵等势力作战的程度。
河东相对平阳则要更加靠近洛阳,主要是作为联系洛阳和平阳的通道,作战方向同样也是针对并州。
河内则是处于司州区域最东边,一方面力所能及的话也能够支援并州战场,同时却也是面对东方各路势力的前沿阵地。
当然,也不是完全由鲍鸿一个人抗各路人马的压力,还有人帮他分担压力。
兖州陈留国,原本是是汉军对峙王莽军的前言,属于大汉具有绝对掌控权的地方。按照封赏的标准来说书属于可以作为后方的城池之一。
陈留太守则是有董卓担任,同样也是属于最前沿的城池之一。
此外还有颍川太守曹操,颍川是作为豫州的前站郡城。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鲍鸿所在的河内主要针对的防御方向其实是来自北方的冀州,毕竟冀州作为黄巾的老巢,是汉军力量最薄弱的城池,在冀州之中根本称不上真正意义上存在能够控制的城池,只能说是在司州这边设置防线。
至于何苗以及袁绍,则是属于洛阳周围的中央区域了,不去多说。
基本上主要的功臣也就是这一批,剩下的主要是中央选拔,地方推荐为主,属于接下来需要竞争上岗的情况。
当然,更主要的是除了这几个地方是作为后方模式发展,所以太守除了受到地方和刺史等一点限制之外,在军政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权限,而不是属于军政分离的类型,郡守只负责治理和发展,军事方面则归属于营兵校尉等。分别通过文试武考来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