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卓识,他们视野狭窄,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
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劳的人种。他们在计算生产成本时,从来不把自己的劳动算进去,好像体力和精力是一种最不值钱的东西,可以任意耗用。
贫穷遮蔽了人的眼睛,让他们看不到食物以外的东西,贫穷枷锁了人的身体,让他像动物一样不停地被原始欲望折磨。
贫穷剥夺了人的力量、尊严和权利,让他在自然、神灵和权力面前自觉软弱,卑躬屈漆。让人们只能以低于普通人的层次生活,时时刻刻的物质紧缺压在心头,在他们的生活中,什么东西都珍贵,只有自己不珍贵,不得不说是很可悲。
而财富则让人有了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自己的内心,关心视野之外的大千世界,思索那些与肚子无关的奢侈问题。
财富是文明生长的土壤。其实吧,这种事情在我们十几年前上学时就经常有,媒体也每每喜欢拿出来炒作。因为这样的问题拥有更多的冲突性和老中青广泛的阅读群体。只不过文章中的对象一步步从“普通大学生”升级成了“北大硕士”。
虽然对象在一步步升级,但媒体的解读往往只能停留在个体的表面。不光是因为没有能人,更是由于专注追求传播效果所带来的收益的本质原因,决定了他们不能将问题深入下去,否则写作深了就会降低传播度。关于传播度的问题,看看现在能够流行的那些作品,应该就能理解了。
事实上,所谓“北清毕业生竟作这种工作”的思想现象发生,是有鲜明的时代和现实特性的。
人的命运是最大的哲学问题,而政治是命运的最大问题。所以看待一切现象行为的体现,都必须要超脱现象个体,去找到背后的原因,才能发现问题全貌中的一些深层部分。
造成现代学生们集体迷茫的原因,是祖国母亲作为一个底子薄骨子弱的发展中国家。
在成为世界第二的路上,无可避免的需要发动社
会过滤器,将孩子绑架在家长-学校-社会的马车上,无奈的在刻苦学习中成为一个又一个社会零件。
因为必须这样,随便打个比方,假设在当前普遍社会分工中,10万个人里需要培养10个工程师10个科学家10个经济学家等等。
那么作为发展中国家为打好发展基础跻身现代国家,实际上就需要培养20个工程师科学家等等。
但因为发达国家的生活吸引优势,10万人里他们只需要培养出5个工程师科学家,剩下的15个可以从发展中国家引进移民。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想要追赶发达国家,就要在1万人中培养35个。所以我们的学习强度学习自由,甚至连带的生活生活方式都要为了这一目的而改变。
这一现实需要,也就造成了现在学生的普遍性问题。他们学习很好,有很强的专业知识甚至情商。但他们从没有拥有过,去思考自己以后想做什么,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