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不想想,北方游牧民们最擅长骑射,汉人与游牧民族争战了千余年,会不知道怎么对付骑射?
经过现代科学复原验证后的结果,以及现如今蒙古游牧民的亲身测试,都是得出骑射手在马上移动中射箭,其有效射程只有三十米。而自小生长在马背上,从小练习骑射的游牧民族骑射手,也不过是能达到五十米而已。
而步弓手可以直接抛射二百米,隔老远就把你射成刺猬!
骑射手与步弓手正面对射,是没有胜算的。
还有放风筝,那就更扯了。你要是一对一,一个骑射手对付一个冲击骑兵,那你的确可以玩放风筝。但是一群骑兵对付一群骑兵就不一样了,骑兵的马是有快有慢的,骑手的马术也是有好有差的。如果双方的骑兵都用最大速度跑,跑不了多久,前面逃跑的骑兵就会有至少一半人,被后面追的骑兵中跑得快的人追上。
到时候你还放什么风筝呢?每次风筝先折损一半人?
好,就算你专门把你部队中跑得最快的那一批人挑选出来(这样就要淘汰掉至少80%的骑兵了),单独形成一军,专门用来放风筝,可以。
但是你得不断保佑战场上的地形一片平坦,不会在风筝时遇到一条小河沟或者一片小树林或者一个小土丘……哪怕只是地形稍微崎岖些,不是十分平整,都足以让骑射手的移动速度大减。
在古代,除了城内或者官道上,其余地方都是坑坑洼洼的,不要以为跟现代一样四处都是平整的柏油路。
另外,骑弓的软弱攻击力,只能用来欺负下无甲目标,面对有甲的部队,那点零星箭雨根本就是挠痒痒,只有性格暴躁的将领才会耐不住骚扰,然后发起追击,被你风筝了。而暴躁的将领一旦穿齐了甲胄,就算被射上再多箭,除非运气极差,被射中眼窝之类的无法防护的部位了,否则只会带着一身箭回来,身体却没有什么伤。
有的人觉得骑兵披了甲,奔跑速度就会变慢。却没有想过,对于强壮的战马来说,连身上一百多斤的人都驮了,再多上十六公斤铠甲(汉朝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铁铠就是这个重量),又能有多大区别?要知道马匹同时驮两个人也是很轻松的!
而只要防守的一方将领足够沉稳,根本不搭理你,那骑射部队的骚扰功效也会大打折扣。
以上倒还都是小问题。真正重大的问题在于,对于汉人这种农耕民族,你去搞骑射,你注定比不过人家草原游牧民族,人家在孩童时期就在骑马射箭玩了,你农耕民族在孩童时期还在帮大人插秧喂牛。你不去发挥自己的优势特色,非去拿自己之短,去击敌人之长,那纯属给自己找不自在!
而农耕民族在骑兵方面,也是有着游民民族所没有的骑兵优势,那就是在冲击骑兵方面。因为冲击骑兵不仅比骑射部队所需要的训练时间短,而更重要的是他们通常拥有更好的防护,装备盔甲。
农耕民族显然是可以比游牧民们弄到更多的甲胄的。这不是什么铁匠技术的问题,而纯粹是钱的问题。农耕民族就是比你游牧民族有钱,有钱就是能搞出更多的盔甲,盔甲多了,就可以搞出比你游牧民族更优秀的冲击骑兵!
想想看,你游牧民的冲击骑兵,就算骑术再好又怎样?你骑个裸马,穿个皮衣,跟我人马都披铁铠的农耕民族具装骑兵对冲,谁占优势?
演义里的高顺,就是在跟了吕布之后,拥有了独自训练军队的机会,才把吕布的骑兵都弄成了以冲击骑兵为主的骑兵队。在之后不断的战争中,他的冲击骑兵各种花样冲锋,正面冲完侧面冲,侧面冲完背面冲,冲进去冲出来,重新整队,反复冲击,把敌人冲得不要不要的。连手下谋士众多的曹操亦没少吃瘪。
之后张辽继承其遗产,率领八百铁骑,于逍遥津大破孙十万的十万大军。要知道那孙十万作为一军主帅,身边必然是有不少装备精良的骑兵护从的,但他们就是不敌张八百的八百冲击骑兵,被刷了个史诗大捷。
又扯远了。
赵二听完高顺所述后,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腕道:“高军侯,你真是我的知己啊!本官也是这么想的!”
高顺一听,哎呀,这位声名在外的赵州牧居然跟我想法相同?真是人生难逢一知己啊,这就是我的明主啊!
当即下拜表示愿意为赵二奉献忠诚一辈子!
不过他却不知道,赵二对于高顺的看法其实并不完全一样。在赵二看来,骑兵固然应该以冲击骑兵为主,但是骑射部队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