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亿的微处理器连接到一起后,就形成了虚拟人格的物质基础——人工脑。
然而人工脑在诞生后并不会有自我意识,甚至连最基础的反应都不会有,只有在激活后人工脑才会成为真正的虚拟人格。
激活人工脑的思路是各个文明珍藏的不传之秘。
不过不管其实现方式如何,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将不同的输入输出的设备连接到人工脑上,并且不断的进行数据交换……
……然后等待,等待着人工脑自己觉醒。
没错。
如此科技高到地球人根本无法望其项背的黑科技,其制造过程就是这么的简单粗暴。
即便结构完全相同,输入的数据也完全相同,然而却并不是每个电子脑都能顺利的觉醒。
而就算人工脑觉醒了,其智能水平也未必有多高,反而会有大量连猫、狗智商都不如的残次品产生。
像bt这种甚至可以与人聊天说话,并且让陈征一度怀疑其性格腹黑恶趣味的超级虚拟人格,的确非常非常稀少,可以说bt-7274本身就是站在金字塔顶尖的那么一小撮。
零晶的价值自不必多说,而只能用零晶来制造的电子脑其成本更是高昂得无法承受。
然而在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后,所换来的却是个不确定的结果,所以也难怪少女会有“赌博”一说了。
与小说中可以自由在网络中移动,甚至自由潜藏、升级、备份的软件式智能不同,虚拟人格有着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真正意义上的人格。
这样看来其成功率低倒也有了合理的解释——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在制造什么人工智能或虚拟人格,而是在创造生命!!
没错,这就是陈征在了解虚拟人格的制造过程后,心中泛起的第一个想法。
看完整篇资料陈征用了不到5分钟。
然而在这短短的5分钟内,陈征对于人工智能、对于智慧、甚至对什么是生命都产生了深深的疑问……
想想无论智慧生物的外表差异如何巨大,其大脑都是由功能类似的神经元细胞所组成的。
范围扩大些来看,除了公认类人的猴子、猩猩之外,就连鱼的大脑都与人的大脑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也许,人类真的是某个神祗随手创造出来的“虚拟人格”?
这样的疑问,深深的震撼着陈征。
然后他又重新看到了开篇这句话,觉得再没有什么能比这句话更能清楚的描述虚拟人格了。
“呼……”陈征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看着边上吃泡面吃得美滋滋的少女,和摆在桌边的头盔,也不知怎么的忽然鬼使神差的问道:
“bt,你……会怕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