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浩一走下台,就看见陈校长和崔院长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不由的讪讪一笑,看来这次,真把这两位给吓着了。
“这真是你自己现作的?”陈校长问道。
闻言,楚浩顿时笑了,“莫不成,这篇文章您还见别人写过,不过到不是现作的。”
听了这话,陈校长顿时松了一口气,这要是现场临时所作的,那就太吓人了。
不过,能作出这样的文章,就已经足以证明楚浩文采斐然了。
但是,旋即,陈校长的脑中闪过了一丝懊恼,他本来还打算给楚浩拨流苏的,这下全完了,楚浩都已经跑下来了。
可如果,跟楚浩这篇文章比起来,拨流苏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
“这篇文章叫什么名字?”崔院长问道。
“少年华夏说。”楚浩缓缓说道。
“好名字!”
而此时,崔院长还没说话,正好中文系的赵教授溜了过来,不由的击掌叫好。
刹那间,崔院长不知道怎么滴的,突然感觉到一股莫名的不适感,开口问道:“赵教授,怎么这会过来了。”
赵教授笑了笑,“我这不是听楚浩同学的雄文,心中颇有感触,所以想跟楚浩同学聊聊。”
“你们又不认识,有什么好聊的。”崔院长眉头一皱,不悦的说道。
闻言,赵教授微微一笑,也不生气,“之前我跟楚浩同学的确不认识,可现在不就认识了,再者说了,崔院长你跟楚浩同学认识的时间,也不比我认识的时间长多少啊。”
崔院长摇了摇头,“那不一样,楚浩是我的学生,不管认识的时间是长是短,这师生关系一立下,那自然就大不同了。”
这话一出,顿时把赵教授给噎个半死,嘴巴张了好几下,却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不过,赵教授眼珠一转,直接冲着楚浩说道:“楚浩同学,我现在想正式邀请你,做我的研究生,什么考试啊,面试什么的,统统都免了,谁要是不同意,先写一篇比你这篇少年华夏说还好的文章的再说。”
他本来还想绕绕圈子,再说这个事情,可是没想到,这刚一开口,就被崔院长给直接怼到墙上,下不来了,只得把自己来的目的给暴露了。
楚浩本来还抱着一副在看好戏的模样,看着崔院长和赵教授斗嘴,谁成想,这战火居然烧到了他身上了。
陈校长也楞了一下,然后嘴角瞬间闪过了一丝玩味的笑容,很显然他已经不准备插手了。
而且,这两位的事情,也不是那么好插手的,崔院长就不说了,科学院院士,华夏电磁学的带头人。而赵教授也当代的国学大家,著作等身的人物,年龄比崔院长还要大一些,并且虽说中文系只是一个系,但却是燕大的当家系,燕大的起源便是从中文系来的,其中不知道出了多少位大师,后来才慢慢发展出了,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
至于开设经科、文科、法政科、商科、理科、工科、农科,这都是燕大建校十来年后的事情了。
这两位有时候一闹起脾气来,连他这个校长的面子都不给的。
不过,他也没想到,赵教授居然会想起来,收楚浩为研究生,要知道这位平日里也就给本科生们带带课,连系里的事情都不怎么管的。
但是他到是也能理解,实在是因为楚浩这篇文章作的太好了,如果他是赵教授的话,恐怕也忍不住要收楚浩为学生的。
崔院长楞了一下,然后面色数变,一阵青一阵白的,他也没想到赵教授居然还真是跑到他这撬墙角的。
不由的怒道:“楚浩是物理学院的学生,而且已经注定了以后是华夏物理学的领军人物,日后说不得还要拿诺贝奖的,为华夏,为人类,为世界作出卓越贡献,怎么可能跟你去学一些文字,诗词,这种小道。”
“这种东西,偶尔看看,陶冶下情操什么的,也就差不多了,那能去专门学这个,完全就是瞎耽误工夫。”
赵教授闻言,脸上也瞬间挂满了一层寒霜,“先说清楚啊,楚浩同学已经从你们物理学院毕业了,下一步在什么地方深造,那是楚浩同学的自由,另外,我也不同意什么叫做,文字,诗词就是小道。”
“我们中文系,又不只是教这些,我们教的是国学,什么叫做国学懂吗,这是华夏传承数千年的根本所在。”
“国学乃是从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代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这要在古时候,我们这才是大道,你们那才是旁门左道。”
说完,赵教授一脸不屑的看着崔院长,顿时把崔院给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再者说了,也不是你们物理学能得诺贝奖,诺贝尔也是有文学奖的,说不定楚浩还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夏人,这不比第n个获得诺贝物理学奖的华夏人光荣。”
赵教授这完全就是落井下石,趁胜追击,完全把自己刚才被崔院长给堵的半句话都说不出来的难堪给还了回去。
这下到真是气到了崔院长,不过他也着实拿不出什么话来反驳,虽然没有一个正儿八经华夏国籍的华夏人获得诺贝物理学奖,但非华夏国籍的华夏人,却有不少已经拿到了物理学奖。
这要是算起来,还真是文学奖的意义要大一些。
看着,崔院长吃瘪,楚浩顿时不厚道的笑了起来。
不过,赵教授这完全就是在偷换概念,国学跟诺贝文学奖,除了都是拿文字来描述的,其他一点关系都扯不上。
国学想要获得诺贝奖,非要先培养一批懂国学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再说。
这难度,恐怕比华夏拿一百个诺贝奖还难。
毕竟诺贝奖这百年中,美国获得了三百多次,英国和德国获得的次数也都超过一百次了,依照现在华夏发展水平,有朝一日,还是很有可能追上英国和德国的。
但是想让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委员会,也就是瑞典文学院院士都认同国学,恐怕非要把瑞典人都变成华夏人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