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开始了。
清晨的阳光洒在街道上。
肤施县的庶民黔首们,开始了新一天的生计。
这个季节,肤施县周围的秋粮,已经基本收完。
一年的田租,也已经基本缴清。
不过还是有一些住在城内的黔首扛着农具牵着牛,从城里出来。
到各自的田间去犁地。
一些黔首开始在自家田里开出来一小片地,准备种植一些冬麦和菽豆。
太原郡的农制改革,还没有传回上郡。
而上郡的水土,也并不都是适合冬麦生长的。
实际上,上郡很大一部分土地,更加适合耐旱的粟米和豆类,而不是冬麦。
所以这里的黔首,种植冬麦的都还只是很小的一片地。
不到半亩。
这些冬麦,甚至大部分都不是自己家里吃的。
只是为了逢年过节的时候,祭祀上天。
农户是个凭天吃饭的生计。
对天尤为敬畏,更甚于官府皇帝。
对那祭祀之事,更是重中之重。
乡里、村里,每年春秋两季、尝新之事,都要进行一些祭祀和供奉。
以祈求老天爷有个好天气,多赏口饭吃。
祭祀上天之物,一定要用最好的东西。
这个半点糊弄不得。
剩下来的一点点,才能给家中小儿和老人,吃上几顿精粮。
而种植菽豆之类的杂粮,则是为了预防庄稼的病灾和天害。
上郡的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当年李悝变法留下来的习俗。
种庄稼的时候,会五谷杂种。
这样可以保证在某一种庄稼出现病灾,或者是遭受自然灾害的时候,其他谷物也能够有所收成,不至于饿死人。
并且,粟米和杂谷一起吃,还可以省出来一些精粟米去换钱。
一些黔首庶民,赶着牛车或者人拉着车,从周边的乡下来到肤施县。
他们就是拉着今年收上来的新粟米,想要到集市上去将这些粮食卖出去。
换取一些钱。
除了田租,秦国官府还有类似于人头税这样的税收。
是要上缴钱的。
那些祭祀之事,也是需要花钱准备。
再加上一家人的衣物、用度。
有时候还有红白之事。
秦国依颛顼历,十月开年。
眼瞅着要开年了,也要给过年置办一些年货。
黔首们每年家中剩不下几个钱,也剩不下几口粮。
但这年,还是要过的。
民生多艰啊!
今年上郡没有大的灾害,也没有大战,收成算得上是不错的。
而肤施县的官府今年也大量出钱,平价收购粮食。
似乎和之前那次粮仓大火有关系。
所以这些黔首庶民,便将粮食拉来了肤施县。
以前魏国治理上郡的时候,就有平籴法的讲究。
秦国商鞅变法的时候,便延续了李悝变法中的一些先进措施。
所以对于国府平价收粮,黔首们都很支持。
他们也期盼着到了灾年,能够平价从官府手中买来粮食。
那些贱商,遇到丰年就贱价收粮食囤积。
到了灾年,能把粮食炒到天价。
相比之下,这种事情上,秦国官府比那些贱商可信太多。
不过肤施县里的黔首们,今天早上起来,就发现街道上多了一些秦军甲士。
这些甲士全副武装,以十人为一队,在城中各个街道巡逻警戒。
而四个城门口的秦军甲士,也增加了一倍。
一副防范森严的样子。
有人猜测,是不是要来什么大人物?
难道是前几天率领大军出征的上将军蒙恬回来了?
但一早上的时间,除了两辆双马厢车开出城去。
便再没有什么看似是大人物的人,来到肤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