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导电材料包裹核子材料?”旁边一位科学家似乎猜到了胡枫的思路,眼睛有些发亮的询问。
按理说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所以核子材料也应该是带正电的材料。
但经过实际检测,青蓝人的核子材料确实是不显电性。
人类猜测青蓝文明的核子材料应该是通过特殊技术,把质子的电荷性作为物质之间的连接键所以才导致了这情况。
不显电性的核子材料显然无法采用电磁加速,所以想把核子材料用质量炮发射出去,那就只有用导电材料承载。
“对,青蓝文明的战舰残骸中有5个核子圆球,我们可以在上面包裹上一层导电材料进行电磁加速,然后设定好程序,前期进行常规加速,在最后的时刻进行超过载加速。
这样就算在超过载加速下导电材料崩散,核子材料也能承受住,导电材料在崩散的过程中也已经把大部分能量传递到核子材料上。”
胡枫拿起一个笔记本,写了一串人类现在质量弹材料的数据和材料崩散系数,走到林梦面前说道:“林教授,帮忙计算这几个算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再导入质量炮的加速函数中,看看采用这个方式能把质量弹速度提高到多少?”
物质在高速中的崩散,不是说速度过高让物质崩溃,而是应该说加速度过载过高让物质崩溃。
速度是不会让物质崩溃的,哪怕已经到了无限接近光速,物质也不会崩溃。
平时说速度太快引起崩溃了,那是加速度过快引起的。
这就跟火箭加速,花个几十分钟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进入太空没事。
可要是在一两秒内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那火箭就会直接解体表演一场盛大的天女散花。
日常开车飙到200公里感觉车飘,车窗玻璃在震动似乎要散架,不应该说速度太快让车受不了,准确说应该是空气阻力让车受不了。
另外物质在超过载下不是轰地一下就崩溃了,这样的表现是因果武器,不是过载超出极限。
物质在超极限过载中崩溃是一个演变的过程,这就跟五马分尸,不是马儿一跑你就分尸了,而是中间有一个牵拉的过程。
先是拉直绳子,牵拉力作用到人体,然后超出人体组织承受极限,组织开始发生撕裂,然后到完全撕碎......要是有高速录像机,这一个过程还能完美的记录出来。
质量弹要求实心圆球型,这是为了平衡性和发射的精准性。
要是非实心圆球型,那和星际尘埃碰撞时就会导致质量弹能量不平衡,从而发生质量弹受力不平衡而自我撕碎或者细微的改变方向。
“采用这个办法,7.3万千米的加速轨道可以加速到14.8万千米。”在庞大计算资源的支持下,林梦演变了下算式没几分钟就计算出结果。
14.8万千米......这还不够。
“环月球质量炮采用这个方式呢?”张晴走过来着急询问。
“19.98万千米每秒。”
质量弹速度越高加速就越困难,胡枫提出来的方式只是末端爆发加速,并不关前中后期加速的事,所以这边能提升差不多4万多千米每秒,环月亮质量炮才能提升9800千米每秒。
14.8万千米和19.98万千米,公式v=(v1+v2)/(1+v1v2/c^2)= 26.19万千米。
还不够!
“能再提高能量输出,把末端的加速度再提高吗?”旁边一位科学家着急的询问。
“这是最高的能量输出了,加速度也是有上限的。”张晴摇头,眼神迅速暗淡了下来。
速度有上限,加速度也有上限。
约束速度上限的是光速,约束加速度上限的是希尔伯特空间容许的能量值。
1984年,卡伊阿内洛就推导出了质量粒子的加速度上限公式,a≦2(mc³/h)。
其中a是粒子的加速度,m是粒子质量,c是光速,h是普朗克常数。
这一个加速度上限是由物理基础规则决定的,它确定了粒子单位时间承受的能量是有上限的。
这形象点比喻就如同汽车的气缸大小,两辆同样重量的汽车,2.0T气缸的汽车一脚油门轰下去产生的加速效果肯定要比1.5T的高。
1.5T一脚油门能把加速度提高到10米每秒,那2.0T就能提高到14米每秒。
可物理基础规则决定了,气缸最大不能超过3.0T,那这样就算你再怎么猛踩油门,加速度也不可能超过20米每秒。
“我们把人类的生产力压榨一下,可以把太空质量炮的轨道提高到7.6万到7.7万千米作用,那采用这种方式就可以达到26.37万千米每秒。”
旁边一位社会学家翻出人类最新的生产力数据,快速喊道:“并且原5大国的核工业基地已经在紧急生产制造核弹,在这几十个小时内我们还能再生产出一批核弹,电磁干扰能够坚持的时间还能再延长1个小时左右。
这样我们时间更充沛可以把加速轨道能够建的更长,两座质量炮相对发射,质量弹碰撞可以打破四级智能战舰的时空扭曲!”
这话一出,如同一支强心剂般注入在场所有人的心中,张晴更是把目光看向陆毅。
“陆陆......”
更改计划,调动整个人类文明的生产力,目前在场的人中只有陆毅有这一个权限。
“可以尝试。”
在众人迫切的眼神中,陆毅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不过所有人先去星舰,做好随时撤离到人类号的准备,这个方法的成功率不足亿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