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真正正的善终了。
在这种关怀之下,韩琦最后还是活了六年的时间,在府邸之中病逝于府邸之中,得到了一个忠献的谥号。
而听到了韩琦去世的这个消息之后,宋神宗赵顼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动了真感情。
在皇宫大内为他痛哭不止,让人为他哀悼不断,甚至还停朝三天,为他送行。
然后还立刻将韩琦送到了他老爹宋英宗赵曙的太庙之中去,陪着自己的老爹一起享受香火。
同时给他追赠了尚书令,保证了他的子孙后代。
然后在墓碑上写下了,两朝顾明,定策元勋这八个大字。
就这个规格,说实话已经不是超标不超标的问题了,那说一句极尽哀荣也是可以的。
毕竟看看他前面的范仲淹....嗯,差远了。
宦海沉浮五十载,身前身后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
当然,成功人士就一定是完美的?
这个当然不是完美的,非但不完美,韩琦还算是一个相当....纠结的人吧。
相比较于范仲淹的白璧无瑕,韩琦的问题就真的太多太多了。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他当年主持庆历新政的时候有两个至交好友,其中一个就是富弼了。
而他和好友富弼就因为相位之争,在英宗的濮仪认亲事件之中,两个人彻底的决裂了,甚至于在富弼倒台之后,双方那叫一个形同陌路啊。
终生都没有再有半分和解的意思。
之后还有英宗赵曙和仁宗家的婆娘曹太后的关系,一直不是那么好的。
而韩琦可是宰辅,说句良心话,他能够走到这个位置,这位曹太后对他的帮助那无需多说的。
可在最后他,韩琦却是坚定的站在了曹太后的对立面去,然后亲自下场支持赵曙把亲爹认回来。
说实话,这不仅仅是对决曹太后,甚至可以说是啪啪打脸死了的宋仁宗赵祯了。
你说他一句朝秦暮楚,忘恩负义,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军事上那好水川之败,直接给他定得死死的了,那一场大败,那叫一个丢人啊。
所以西夏人前期看不起他,那也是真的合情合理的。
最后就是那庆历新政失败之后了,范仲淹,韩琦都是庆历新政的主要干将,然后庆历新政结束之后这两个人的境遇啊,天差地别。
范仲淹直接用了十年的时间颠沛流离,最后混得虽然算不上是身无分文,但也是贫苦无比。
流落徐州而死,一生的最后时段都在治学办校。
而韩琦则是混得风生水起,左右逢源不说,最后还混到了宰辅。
这不是欺负人么,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左右逢源,明哲保身。
毕竟我们可怜那个颠沛流离的弱者范仲淹,自然而然讨厌这个所谓的“强者”了。
同时最重要的是,在这件事情之后,他竟然去反对王安石变法。
他本就是改革派的干将,可是在改革失败之后,不断彻底的倒向了皇帝,甚至都倒向了那个打垮了他们的势力。
反对王安石变法,似乎成为了他最大的失策。
对于他的评价,似乎更多的人选择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而且这个评价还喧嚣之上。
首先就是这个评价对与不对我不敢评说,因为他的这些事情都是真的,你不用想着去给他洗白去告诉天下人他不是这个样子。
他就是这个样子,但他这么做是不是精致利己?
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我不想为他说什么好话,但是有些事情,我觉得在评价韩琦之前我们是要知道的。
其一,韩琦和范仲淹相比自然是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也是有着匡扶天下之志的。
说实话不仅仅是他,就是在座所有人,有几个能够做到范仲淹那个样子的,哪怕只有其德而无其能力的也算。
我不敢收一个都没有,十万个里面恐怕也不好说找到一个。
如果说这是一个精致利己的人,我不想去苛求他,最起码他做过,但我还有后面的问题。
其二,庆历新政在一开始就遇到了极大的问题,这一点他们心里也不是没有准备,可为什么即便是有了很多准备,仍然是短短一年时间就崩殂了?
只是因为那宋仁宗的诡异刺杀案?
半个皇宫被折腾了起来,刺客都到他面前了,皇宫禁军如同儿戏,皇后持刀护驾,最后发现作乱的只是三个不知名的小人物?
其实还有一件事情,欧阳修的《朋党论》。
他怒斥那些守旧的家伙,将他们斥责为朋党,当然这不是朋党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但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大杀器。
欧阳修的本意是,用朋党弄掉他们这群守旧的家伙,一网打尽。
但是他写完之后,大家仔细的研究了一下....欧阳修说得对啊。
他们这群人虽然反对但是一个两个的成天不碰面,就是不约而同,但是你们几个玩意成天在一起闹腾起来没完没了的。
这谁是朋党一目了然!
然后,狗带了。
他们朋党了!
范仲淹连个扑腾都没能扑腾起来就被弄下去了,然后庆历新政刚刚聚集起来的势力就这么分崩离析了。
而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韩琦会不会责怪欧阳修没人知道,但是在我看来。
这件事情之后,韩琦和范仲淹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两条救国之路。
范仲淹走的时候步步为营,从根基上开启新的传承,让天下的读书人都明白为何为官,建设学堂从根子上去挽救那些当官不捞钱,当到宰相也枉然的扯淡风气。
而韩琦走得则是霸道。
他不需要盟友了,他自己就是自己最强大的盟友,他用了十年重新树立自己的威望,让自己在边疆之中重新开始。
握住了兵权之后一次次的参与立储之事,然后让皇权和自己紧密的捆绑在了一起。
到了这一步之后,韩琦已经是有了足够的力量,剩下的事情就是不断的去巩固,他不需要在联合一次庆历新政。
他要得,是一个完全可以正面硬刚当年那群反对他们的家伙。
当年庆历新政虽然草草收场,但是他们有了足够的底蕴,他们有了足够的支持者,这些人会慢慢的成长起来。
他不断的提拔了一系列的年轻人,他亲眼看着这群人成长起来。
只要他能够走下去,那么他就一定能够做到自己当年没有做到的事情,就算是自己不行了,就算是自己时间不够了。
没有关系,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一个可以继承他们信念的人。
所以他才会在宋英宗病重的时候那么的急迫,不顾这位皇帝陛下的想法,不顾他的心情,数问!
非要让这位陛下给他一个结果,或者说,这个结果他们两个人谁都知道是谁,只是他就要这么一个名分。
他的继承之人是王安石么?
我并不这人认为,王安石是自以为自己接收了庆历新政的弟子,进行了第二次改革的男人。
但是韩琦心中的那个继承人不会是仅仅是一个臣子的王安石。
他心中的那个人,不是王安石这个臣子,而是那个比当年他的主君还要强硬无数倍的男人,是大宋最后希望改革成功的那个男人。
大宋神宗,赵顼!
至于那个改革的继任之人王安石,在韩琦的眼中,他从根子上就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