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郑和本人并没有留下任何传记或者资料来记述下西洋之事,但李江却记得有三本古书是记录郑和下西洋的。一本叫《瀛涯胜览》,是明朝马欢所著,而他正是郑和下西洋时船上通事,也就是翻译官,此人精通天方语(阿拉伯语),另外一本叫《星槎胜览》,也是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人士所著,此人名为费信,与马欢一样,也曾经担任过郑和下西洋时期的通事还有教谕。
而这最后一本名叫《西洋番国志》,作者叫巩珍,也是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人士,与前面两人一样,同样也是参与郑和下西洋的官员,只是他只参与了宣德年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并不和前面那两人那般,曾经参与过好几次。
不过,这本古书定稿成书却早于前面两位所著,是完整记述郑和下西洋最早的古籍文献。
“根据这三本古书记载中,似乎无一例外都将东南亚地区以婆罗洲,文莱王国为分界线,以东,包括吕宋岛,苏禄群岛等地区称之为东洋,而以西包括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乃至是中南半岛南部海域,称之为西洋........”
一边回忆着,李江一边用炭笔在兽皮上不停书写着,他书写的很杂,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毕竟时间都过去那么长时间了,一些地方已经记不得那么清楚了也属正常。
如此时间一晃便是几个时辰过去了,直到他意识到肚子饿的咕咕叫之时,他这才发现所书写的兽皮已经有几十张了。
这几十张兽皮之上所记载的内容除了大量有关各个小国的大体情况、风土人情习俗以外,还有着几副他记忆之中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吕宋岛,苏门答腊国所在的马来半岛,以及中南半岛各个国家的大致位置与势力范围。
尽管他很清楚,他所默写出来的内容或许与真实情况有着一定差距,但想来差距应该不会很大,所以这些内容在整理成册之后,完全可以作为即将组建的情报机构的培训内容,让他们以此作为参考,尽快收集到所需要的情报。
看着眼前所书写的繁杂内容,李江目光不禁停在了那几幅简陋的东南亚地图上,从最东侧的吕宋岛开始,到下方只存在原始部落文明的棉兰岛,一直向西,他的目光沿着苏禄国,渤泥国一直到了苏门答腊岛的旧港国,这个曾经在旧三佛齐覆灭之后,由旧港华人拥立广东下南洋华人梁道明建立起来的小国。
这里有着一个明朝代行政机构——旧港宣慰司。
旧港宣慰司,这是一个类似土司的行政机构,所管辖区域是大明朝最为南端的领土之一,也是明朝设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机构。
而且在郑和下西洋时期曾经多次经过此地,从永乐时期设立,一直到1440年,也就是明英宗时期,才被东南方的满者伯夷国所接管,而后就此覆灭。
可以说如果不是此时登基的明宣宗对下西洋持消极态度,旧港宣慰司其实也不会被满者伯夷国吞并占领,而西洋南洋以及东洋各小国也不会脱离明王朝的影响辐射,继而使得大明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一落千丈。
当然,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即使李江极力改变这一切,或许到头来其结果还是一样,因为大明在东洋、南洋以及西洋地位的迅速下降,除了下西洋被停止这个因素以外,其实还有许多原因存在。
比如随着大航海时代大幕拉开,欧洲各国纷纷殖民东南亚各个地区,本土原住势力渐渐消亡,再加上大明本身综合国力在不断下降,可以说这些因素其实都是导致大明地位一落千丈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