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九叔也是问了祝守一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本书到底应该如何去看。
这个问题虽然很笼统,但祝守一觉得也很好说明清楚。
祝守一觉得其作为古典文学“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暑期档“四大名著”(即《西游记》《还珠格格》《亮剑》《新白娘子传奇》)两个组别的双料冠军,《西游记》经受住了《红楼梦》和《还珠格格》的双重挑战,堪称经典文学和暑期卫视的跨界总霸主。
近年来,许多人从《西游记》中发掘出不少讽喻职场现实的内涵,力图带我们认识到这绝不仅仅是一部少儿读物。许多内幕揭开,令人冷汗涔涔,大呼过瘾。事实上,讽喻也只是《西游记》的多重内涵之一,其实《西游记》是用密码写作的,如果我们将其解锁为明码,还将发现一个更加宏大的世界。
那如何参透《西游记》的九重密码?
为什么《西游记》这么成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认识到它深邃的层层内涵,而不仅仅停留在有了金箍棒和筋斗云怎样扮英雄的幻想中。我认为读《西游记》至少要参透九重密码。
第一点,老少咸宜的精彩神魔打斗。作为一部名著,首先要在观赏性层面立得住脚。
我从未遇到过哪怕一个人不认可《西游记》的观赏性——是的,没有,一个都没有——包括文盲——除非有人连文盲都不如。古往今来没有哪部文艺作品的读者群能够覆盖全人类——除了《西游记》——我甚至相信还可以覆盖神、仙、佛、鬼、妖类。
尽管这是最肤浅的一个层次,是把密码当明码看,但不夸张地说,仅凭这个层次,《西游记》便已无愧于人类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份瑰宝。
第二点,个人战胜组织的英雄史诗。少年!你可曾为一人一棒(确切地说是一猴一棒)大闹天宫的壮举忘情喝彩?你可曾被自封“齐天大圣”的通天豪情点燃心中的烈焰?你可曾被力敌十万天兵、满天神佛的斗争精神感动得泪流满面?你可曾被86版电视连续剧里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被吓得钻桌子的狼狈神情逗得开怀大笑?三界六道四大部洲还有比这更恢弘壮丽的个人英雄史诗吗!现实中,个人在组织面前是渺小的,更遑论国家,但超级英雄却往往上演着铜头铁臂对抗政权组织的好戏,而我们的英雄孙悟空却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天庭!超人、绿巨人、金刚狼、神奇女侠不得不甘拜下风。
第三点。百折不挠的励志故事。相信大家小学都学过一个寓言:《猴子掰玉米》,寓意缺乏定力、见异思迁之人终无所成。然而《西游记》却是一只猴子坚定执着,终成正果的故事。还有原本弱小怯懦的唐僧、原本贪吃好色的猪八戒、原本犯过大错的沙和尚以及原本不怎么样的白龙马,他们都经受住了重重考验,修成正果。其实,最是百折不饶的还并非这几位:唐僧是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历经十世修行,而教孙悟空武艺的须菩提祖师门下弟子辈分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都排在第十辈。沙悟净说他在流沙河吃了九个取经人,那么唐僧就是第十个。十、十、十,这可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如来佛祖更加令人惊叹的执着。
第四点,深邃神秘的修仙哲理。这毕竟是一部以神仙妖魔为表象的小说,人物、法器、数字无不充斥着带有宗教暗示的神秘色彩,使得全书更显深邃神秘而富有哲理,说穿了就是装逼成功。比如师徒五人(含白龙马)分别代表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一路上遇到的妖魔也是以五行相生的顺序出场,解决他们的办法也必须用相克的属性。书中出现的数字,比如金箍棒重13500斤,花果山有妖猴47000名,取经走了14年(5048天,一藏之数),其实都是炼丹术中的一些参数。一条取经路,引婴儿、斩三尸、炼内丹、脱外胎、去金公、存木母、逐心猿、收意马、肝火灭、肾水枯……细看目录,无外乎丹炉里一道提炼程序[3]。不少人纠结于《西游记》到底是弘扬佛法还是道法,更有人提出其实是在弘扬王阳明的心学。
第五点,讽喻现实的小说。应该说《西游记》的本质毕竟是一部讽喻小说,很多人发现一个规律:没背景的妖怪一棒打死,比如白骨精、老虎精等野妖怪;有背景的比如神仙的坐骑、童子即便作恶多端,主人赶来一句话就带回去,啥事儿没有。这就是现实。
其实本质本来非常简单——利益分配,但往往又要披上掩盖本质的外衣,反而常表现得极不合理。比如《西游记》中很多人明明会飞,为什么要让唐僧慢吞吞地走十四年去取经?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那么厉害,神仙都被打成缩头乌龟,为什么取经时反而连他们的童子、坐骑都奈何不了?
这些都算浅层次的疑问了,更深的还有:谁都知道猴子偷桃,玉帝为什么偏偏让一只猴去管蟠桃园?红孩儿只是一个妖怪的儿子,为什么那么嚣张?关键是他极其嚣张地侮辱完了观音这么大领导,领导还忍气吞声地给了他不错的职位?
相反青牛精的金刚镯那么厉害,什么兵器都能收,连如来的金丹砂也照收不误,但他只收兵器不伤人,太上老君一来他又立即伏法,怎么就这么有教养呢?
须菩提祖师到底是谁,他为何莫名消失了?为什么玉帝要求凤仙郡拜佛才给下雨?小雷音寺黄眉老怪为何胆敢冒充佛祖?三个犀牛精为何敢在灵山脚下冒充佛爷享受香油,还持续了上千年……
《西游记》留下了太多疑惑,但只要您看穿他们的神性,理解他们的人性。
第六点,明朝皇帝扶植私臣对抗公权。如果能把《西游记》扎扎实实地放在成书的明中后期时代背景下再来看,我们不难将书中隐喻和史实对应起来。
大闹天宫时,如来曾向孙悟空宣传玉帝的修炼年限:“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1750,这就是作者留给我们的第一个密码。如果我们把玉帝看作人间的皇帝,用再把“劫”这样的神仙数字换成现实中常用的年。
皇帝,1750年,这不难算。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创立皇帝制度,历过1750年,来到明世宗嘉靖八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出版的世德堂本《西游记》讽喻的现实故事大多正是由嘉靖初年徐徐展开。
《西游记》的主线当然就是西天取经这个项目,其本质是佛教东扩,通过将大乘三藏真经传播到东土,抢了不少道家的香火。这显然影射了明朝皇帝(玉皇大帝)有意扶植内朝私臣(佛教),来对抗过于强大的外朝文官(道教)的政治手腕。
扶植一派,打压一派,这是政治博弈中最常见的手腕。道教神仙几乎垄断了天庭的清要职位,却不怎么听玉帝的话,所以玉帝扶植佛教集团,平抑一下道教。
我知道您在疑惑什么:玉帝这么厉害?
其实您误会了,这不是厉害,恰是窝囊。误会的根源恐怕就在于对玉帝、如来、太上老君这些角色的定位失误。很显然,玉皇大帝暗喻明朝皇帝,甚至可以具体到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以下称“嘉靖帝”)。皇帝还要耍这些手段,您说这是厉害还是窝囊?
很多人将如来佛祖置于一个高于玉帝的地位,或者退一步认为佛教集团是独立于玉帝的道教集团之外的一个平行势力。必须指出,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西游记》讲的就是一个朝廷内部的官场,而不是国际关系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