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皎洁的月光从窗户照进书房,地上仿佛披上一片寒霜。
在电脑屏幕前,卓毅坐在椅子上,望着屏幕里洋洋洒洒数千字的隽岗村茶园扩建和改造的方案,心里却是一片迷茫。
他不知道自己考虑的是否周全,有没有欠考虑的地方,如果通不过,又该从何处改。
周熙桐端了一个水杯过来,说:“老公,你真是个铁人,居然一坐几个小时不挪窝。”
卓毅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满脸微笑:“我也是一不留神就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但是看了自己写的方案,反而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吗?”
“哎,不全是。”卓毅仔细想了想,“可能是因为未来不确定性,而带来的内心不安吧。”
“这话怎么说?”
卓毅说起今天下午在老猫子镇,丁聪和谢勇打擂台的事。原因是修路带来的矛盾,距今已有五年。
周熙桐听完,若有所思,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你只是新人,还没有‘挑大梁’的实力。说句难听的,你甚至没说话的资格。”
尽管心里有些不舒服,卓毅也不得不承认周熙桐的话有道理,“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就是单纯想为家乡做点事。”
听了这话,周熙桐笑了:“我没说你这种想法不好,只是在地方工作本来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扯这些还扯什么。所以,想要做成事情,需要精细操作。”
“嗯,我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卓毅心里依然非常的迷茫,更多的是惴惴不安。
到了第二天,又是个大晴天,卓毅骑自行车到村委会。
八点半,在小会议室,老主任把卓毅放u盘的方案导出在大屏幕上,他们一起观看和指正。
花了近十分钟看完,基本上没有争议。
只在有一段的线路选择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丁聪第一个发言,“我个人觉得线路要改,特别是青石岭一带,那里地势陡峭,碎石又多,导致地基不牢,就算是硬化路,也很难
(本章未完,请翻页)
长久保持。”
老主任不同意,“翻过青石岭有五六户人家,如果不从那里过去,他们就要绕很远的路。我们修路的目的,不只是给经济带来繁荣,更是让群众出行方便。”
“可这条路的前提是为了产业,按照原来的路线,很明显,达不到‘硬化’的标准。”丁聪看到会议室只有老主任和卓毅,就不客气地说道。
内部讨论问题,本来就是很尖锐的。
老主任也没有生气,说:“产业发展到多大算大,我们不能因为为了部分经济利益,而无视群众利益。那里住的几户人家大多是老人,子女都在外务工,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没机会发声,就无视他们。”
“可是,现实情况是……整个村的产业路只有这条路‘硬化’,目的自然是为了茶园的发展。如果违背了这个目的,岂不是从一开就错了。”
“当初建立产业路的目的,就是为了老百姓出行方便呀。我们现在不能违背这点,引起过多不必要的纷争。”
两人争执不下,反而让卓毅这个提出方案的人,没说话的机会。
事实上,两边说的都有道理。青石岭的垮方非常的严重,几乎每到雨季必垮塌。更可怕的是,偶尔还会出现地陷的情况。
可如果绕过青石岭,不仅把原有的路程缩短了,还避免了未来可能出现的二次修整。但是青石岭上的农户就要从茶园绕路才能出来,时间拉长了不少都暂且不说,永远没有“硬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