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被董卓看重,曾经要任命他为巴郡太守,但是最终没有去成。
也许《襄阳耆旧记》有错误,将蔡瑁的弟弟蔡琰与蔡邕搞混了。
刘焉入蜀前能查到的巴郡太守有陈雅、曹谦、张纳与赵部,没有蔡琰。
刘焉入蜀后与刘表不和睦,都闹到陈兵州界的地步。蔡氏算是刘表最为倚重的力量,这个时候刘焉父子应该不会让蔡氏族人去做巴郡太守。
曹操收汉中后,朴胡杜濩随张鲁投降曹操,曹操将巴郡分为巴东与巴西,并且分别任命朴胡与杜濩为太守。
时间不长刘备夺回汉中,巴郡也被刘备纳入版图。
曹操与蔡邕也是故交,两人年龄相差22岁,算是忘年交吧。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建宁四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
公元171年,蔡邕被当时的司徒桥玄征辟为掾属,当时蔡邕38岁。
《三国志》卷1《武帝纪第一》: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曹操也非常受桥玄器重,若是公元171年的话,那曹操16岁。
曹操与蔡邕的友谊,应该就是从这时候开始。
曹操喜爱书法,蔡邕的书法造诣完全可以与前文的梁鹄(梁孟星)比肩,而态度又比梁鹄好许多,自然而然让曹操如沐春风。
这种友谊最直接的收获就是曹操感念故友之情,将蔡琰(蔡文姬)从匈奴人那里买了回来,并给了她一个还算圆满的归宿。
按照记载,蔡邕有两个女儿,蔡文姬(应为蔡昭姬,后世避讳司马昭之名改为文姬)与蔡贞姬。
蔡文姬命运坎坷,嫁给卫仲道但不久其就病死了,后来她被匈奴人掳走,被曹操赎回时已经三十余岁,在匈奴留了两个儿子。
与蔡文姬比起来,蔡贞姬命运也一般。
蔡贞姬嫁给了悬鱼太守羊续之子羊衜为续弦,后生羊承、羊徽瑜、羊祜。
其中羊祜最为出名,为西晋名将,灭吴功臣。
羊承早夭。
羊徽瑜(司马师后妻,景献皇后)生于公元214年,死于公元278年。
羊祜生于公元222年,死于公元278年。
蔡邕生于公元133年,死于公元192年。
这两人年龄历史都有记载,而且羊祜是蔡邕的外孙,蔡邕是羊祜的外祖,两人相差将近90岁。
蔡文姬的生辰年不详,后人比较靠谱地推断,她应该生于公元177年,而蔡贞姬是她妹妹,出生时间要更晚一些。
蔡贞姬乃是羊衜的续弦,羊衜结发妻子乃是孔融之女。
《晋书·羊祜传》:祜前母,孔融女,生兄发,官至都督淮北护军。
孔融生于公元153年,死于公元208年;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岁,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
孔融除了有个女儿嫁给羊衜,还有一子一女,孔融被曹操诛杀后,留下了“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典故。
孔融十三岁丧父,十六岁丧兄,古人需要守丧,结婚年龄应该不会太早。
由此估算她的大女儿最早也是175年左右出生,约公元195年左右嫁给羊衜,产子羊发后不久去世。??
羊衜随后不久就娶了蔡贞姬为妻,蔡贞姬随后生了羊承。
《晋书·羊祜传》:初,发与祜同母兄承俱得病,祜母度不能两存,乃专心养发,故得济,而承竟死。
羊发与羊承同时生病,蔡贞姬不能同时照顾两人,然后自己孩子羊承病死,羊发活了下来,被传为佳话。
由此反推,蔡贞姬应该出生于公元182年左右,正值蔡邕避祸在泰山吴地一带。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往来依太山羊氏,积十二年,在吴。
自公元179年至公元189年,约十几年的时间蔡邕一直在避祸江湖。
生蔡贞姬时也许蔡邕正借居于泰山羊氏家中,可能就直接将蔡贞姬寄养在羊氏家中。
若是蔡贞姬出生于公元182年,蔡邕那时候五十岁高龄,算是要二胎的典范了,实在让人佩服!
蔡贞姬生羊祜也得四十岁了,算是要三胎的典范,实在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