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玄幻小说 >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 第172章 战争的起步走向

第172章 战争的起步走向(1 / 2)

 推荐阅读: 重生之武乱 织茧 非人类收容所 龙吟之说 我和我的明星女友疯狂秀恩爱 我在异界的奇妙冒险 奥传之战神重生 浮世须臾纪 我变异了但没完全变异 苍茫黄天之下
最新网址:hbcjlp.com

就在阿桂的明悟还没有传到京城乾隆耳朵里的,而海宁的想法又不可能被这群清朝的君臣父子所知道的时候,环球集团的高层给乾隆的建议带来了一条绝佳的回复,他们同意了纪晓岚提出的技术交换的方案,唯一让皇帝感到有些不满的是,他们狮子大开口的索要了大批的矿产和盐田。

不过正如海宁之前所预料的那样,皇帝和他的大臣们都认为,既然技术的交换要远远比融资合作显得重要,那么交换的价格稍微高一些,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在经过了一系列的纠结之后,朝廷在原则上同意了与环球集团的进一步合作。

但这还不是所有的要求,环球集团认为即便交给清帝国足够的技术,其境内也缺少足够的人才来实现具体的操作。因此大清朝廷必须派出足够数量的留学生,前往环球集团的各级教育机构进行学习。

对于这一要求,清朝上下都感到了莫名其妙,因为在大清境内环球集团已经建立了许多学校。很多人认为,这些学校已经足够用集团报纸上的称呼,也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来形容了。

但是显然集团高层并不是这样认为的,而且,他们虽然委婉,但仍然不是尖酸刻薄的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建议。那就是那些学校之所以没有起到预想当中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大清帝国所实行的科举制与之严重冲突。

从某些孩子的实际遭遇来看,自从他们学习环球集团带给他们的那些知识有文化之后,大清帝国的主流教育就已经视其为一端,这样他们在社会上受到了许多排挤,这些排挤甚至有可能来自于亲生父母的打压,他们不认为孩子学习这些东西是将来有用的。

至于社会上的那些朝向,无论是来源于同龄人的还是来源于其他大人的,都足够给这些弱小的心灵带来足够的冲击,海宁已经不止一次的要求清朝的当地政府管控那些在这一事件上挑起事端的人,有一些比较开明的臣子,也选择了积极的配合,但时至今日总体上来讲所起到的效果仍然是微乎其微的。

至少,清帝国现有的水平根本无法抽出足够的人数来接受这些新技术的培训工作。甚至海宁还大胆而又虚伪的表示,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没有考虑夏清帝国传授进一步的技术,因为经济国在人才储备这方面与欧洲的某些国家是在相去甚远。

这样的说法自然让乾隆皇帝大为光火,他甚至一度怀疑纪晓岚的分析是否是正确的。不过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派遣足够的学生和年轻人去掌握新的技术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他也顾不上争取那些潜伏在环球集团内部的顶尖人物,祝他儿皇之的准备起了留学生计划。从皇帝的角度来讲,这也是一次完美的安插眼线的机会。

只不过在保守的大厅,朝廷内部,仍然有许多人认为贸然的接受环球集团的教育,很有可能会制造出一批不再忠于大清朝廷的人。有一些霸气自己已充当的官员甚至认为不应该派遣汉人前往环球集团进行学习,因为海宁本身就是一个汉人,他很有可能对光复大明江山很感兴趣。

坦白的讲,乾隆皇帝对这样的担忧,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警惕,要不然他也不会费尽心机的安插那么多人进入环球集团的内部心甘情愿的为他们的战争所服务,但是现在他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环球集团的强大之处,在对方仍然将自身视为盟友的情况之下,任何过于明显的怀疑和猜测都是不够明智的。所以既然他们得到了派遣留学生的邀请,那么无论如何都要表现出一种友好的态度来。

另外他认为大清朝廷当中,还是有很多人在乎国家根本的。从一些简单的反对意见当中就可以看出那些还没有被召集起来的留学生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相信他们回来之后一定会有更多人将注意力聚焦在他们身上,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还有人能够成功的造反,那么大清朝廷,说不定真的就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候。

所以从乾隆皇帝的角度来讲,某些看起来危险的事情,实际上仍然是可以做的。唯一让人感到有些不太放心的是,那样的内部争斗会不会影响到大清帝国在海外贸易上的布局?如果最终错过了这次欧洲战争的时间段,说不定这一切美好的期望都将会化为泡影。

好在,以前与环球集团进行合作的那些项目,如今也已经多多少少的收到了一些回笼的资金。这个批次的移民也已经通过自己的农业生产和简单的工业水准,创造了越来越丰厚的赋税收入和关税收入。

现在的乾隆皇帝已经越来越后悔,在当初进行谈判的时候,就不应该给环球集团的关税开放那那么大的口子。那些被他免除掉的关税,如果转化为实际收入的话,将来逐步应付接下来好几年的战争。

不过但是从上个月汇总过来的情况来看,即便有些事情没有乐观到那种地步,接下来几年的战争应该也会在相对富裕的情况之下进行,目前唯一有所影响的是,对于一个辽阔的大陆国家来说,环球集团所擅长的海上运输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大清帝国解决后勤问题。

但乾隆皇帝也已经对此非常满足了。虽然平准战争还将继续下去,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未来的几年里,大清帝国应该是这世界上最为和平的国家之一了,有时候乾隆皇帝甚至会忍不住去遐想,如果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宣传的话,说不定可以引进一批欧洲的人才,他如今已经知道当年俄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欧洲人才的不断吸纳。为此他甚至已经专门请教了海宁,不过至今为止还没有得到海宁的正式回复。

海宁不是不肯回复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才好。正如阿桂之前所想的那样,在一个各项利益甚至是利益流通的渠道,都已经被贵族和相关事例人物牢牢绑定的国家,人才真的能够给他们带去很多改变吗?

更何况,大清帝国的历史上并不缺少郎世宁这样的外国人才,但他们能够给清帝国带去的是什么呢?是崭新的学识吗?是足以推动历史变革的先进技术吗?这些或许都有,但他们都没有改变本质的面目。

所以无论从原理还是现象上来讲,乾隆皇帝的这种希望,都跟幻梦没有什么区别。

但这种话,海宁是并不太方便直接讲出口的,他又不是魏征那样的忠臣,他甚至连个臣子都不算,为什么要对一个皇帝如此诚恳的进行交代,而且还是在对方不一定愿意接受的情况之下。

所以,他机智的选择了留在战场上,继续无意义的游荡。

在这游荡的过程当中,他又得到了一系列外部消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