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店主,我把宫里的家具收拾了一遍,还有宫里的御药房进行了整理。
您看得上的药材有人参,何首乌,灵芝。
家具新一点的有金丝楠木,小叶檀木,其他你看还有没有要补充的东西。』
『陈烨:有就行,给我数据我给你对价格。
对了,突然想起来,永乐大典,把永乐大典给我一份!就要你宫里那份拓本。』
陈烨玩游戏的手突然顿住了。
『崇祯:店主是要永乐大典吗?京师文渊阁就有一部分,不过不完整,完整本在南直隶,需要时间集齐。』
『陈烨:太好了,就要这个。一百万,我出一百万!你叫人抄录后留着副本,原拓本给我。』
陈烨激动的将游戏退了,开始搜索永乐大典的详细资料。
永乐大典,是朱棣即位后,为彰显国威,造福万代,扬名立万所整合的一套书。
宗旨为“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
可以说教育这件事,从古至今就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永乐大典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本成册的百科全书。
这本书陈烨打算安排一下,让他合理的面世,然后移交给国家,这种民族文化瑰宝,要是卖钱就太不是人了。
崇祯看到陈烨的消息,连着两个一百万,可以看出陈烨的激动,搞得他都以为永乐大典是不是藏有什么秘密。
不过他思考了一下又明白,既然刚开始陈烨没有说过书籍,而是黄金,就说明陈烨那边还是一个物质世界,文化可能是补充些什么。
“书籍难道更值钱?店主既然这么喜欢书籍,那朕不好好搜集一番岂不是浪费了?
也不知道永乐大典有何神异,不过是整合百家书籍罢了,难道里面是有长生之道?”
崇祯不知道,永乐大典里面记载的很多信息,在后世都已经失传,陈烨每每看到都倍感心痛。
里面很多资料,可能都会是华夏文明的补充和解释。
不过崇祯不着急,因为怎么着都会让人抄写一遍,若是有神异也能发现,若发现不了,猜疑也没用。
与此同时,户部关于减税的消息被崇祯派人,传告天下。
可惜各地早就饿的不行,减税已经起不到作用,各地官员也是阴奉阳违,就当没看见。
襄阳。
骆养性为了崇祯的两块玉虎,还有新增的粮饷,气都不敢多喘,又加急赶路,骑马两天就到了汉中。
“嘶,这腿,都快废了!”
骆养性勒马在汉中城门停下,揉着已经破皮的大腿内侧,等亲兵交上令牌文书后,前往总兵营传旨。
“他娘的,杨嗣昌你这老狗还真有本事哈?
都能搬来陛下给你背书了,呸,不讲武德,恃宠而骄。”
收到消息的左良玉不敢怠慢,陛下连锦衣卫指挥使都派过来了,他要是再磨洋工,那崇祯还真会做了他。
只是他不忿于杨嗣昌,认为是杨嗣昌快马通知京师,让崇祯派人过来督军。
……正月初三
李定国按计划携带抢来的文书,换上了官服,又让随从换上明军的衣服,骑马到了襄阳外城。
两名装扮成流民的人看到骑马过来的李定国一行人,故意上前。
“将军,襄阳城确实空虚,因为洛阳闯王的关系,官军加强了巡查,进城盘查严了很多,而且最近不允许流民进入。”
“看来洛阳失陷让襄阳知府吓到了,幸好劫到了文书,要不然都进不去。”
喝了水之后,李定国整整衣服,继续赶向城门。
襄阳正门,马祥麟带人在箭楼观察,突然看到外城有一队明军兵马,打着湖广总督的旗号赶来。
“嘿,还真有来的,陛下神算啊,既然来了,那就留下吧!”
马祥麟兴奋的说了一声,朝身旁的小旗吩咐了两句。
小旗听完,马上转身向城楼方向跑去。
拐弯到翁城门的李定国同样注意到了箭楼的守将,不过手上拿着印玺的他并不慌乱。
仔细看了看,翁城只是不允许流民进入,有几个明军在把守,当即放下心来。
在一番盘问后,翁城门的守兵向城门楼喊话开门,让他们过翁城门。
李定国示意几个部下留下,和翁城门的守军嘻哈说话,控制退路,他则向城门楼赶去。
在他们全队走进城门洞的瞬间,城墙上一盆水,泼到了城门外的几个乞丐身上。
这几个乞丐瞬间跳起,默默翁城城门赶去,一边走一边将自己的烂包袱打开,露出制式的明刀。
走进翁城,李定国看到城门内侧有大队人马堵住,当即翻身上马,转头的瞬间留在城门的人已经打在一起。
“有诈!快撤!”
李定国惊骇的看向城门楼,他留下的几个人,已经被明将和几个流民一起乱刀砍死。
厚重城门被关上,一排排士兵从城门楼冲出,火枪弓箭齐齐对准李定国一群人。
门外,几个在城楼边守了几天的流民正在离开,忽然被另一伙流民纠缠,厮打在一起。
“你是何人!为何拦阻于我!我有重要军情,大军急需粮草补充!”
知府王承曾在城楼看着下面勒马停住,向城楼大喊的李定国,不禁发笑。
马祥麟的方法真不错,等圣上知道他王承曾这么有能力,协调领兵,一定赞赏有加。
“本官襄阳知府,乱臣贼子李定国,挟民造反,劫杀信使,你可认罪!”
“好你个襄阳知府,既然已经认出我了,要杀要剐随你,开门放人吧。”
李定国看身份败露,索性不装了,抽出兵刃,身旁的亲兵早就因为紧张拔出了刀。
“李定国,乖乖放下武器,接受陛下的裁决,陛下说了,若是你们几个愿意投降,皆可免除死罪。
若是愿意为朝廷征战,还可以戴罪立功!陛下既往不咎。”
“皇帝真这么说?”
李定国思索一下就觉得放屁,他皇帝能预料到能抓自己?只是想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