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了公字。
现在来说,君子。
君子,有问题吗?
当然,不是要对君子发表言论。
而是君子,现在的人通常的理解就是像孔孟这样的圣人,孔子门人,柳下惠这样的,以后又是延伸到有文化,有教养,彬彬有礼,又很儒雅,在国外叫绅士。
好像就是这些了,对吧?
事实上,这从文化角度来说是一种变迁。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那就是历史的本意被篡改了。
这个篡改的节点,我又要说到节点的问题了。
那就是孔子,以及孔子的门徒,或者更以后,汉朝以后。
也就是文化发生重大改变,是从东周列国春秋开始的。
君子,不是一回事。
因为君是君,就是列国的公,国公,国君。子是子民。
子是很早就有的姓。
但是,你看,周朝的王,尤其周武王,自称是天子。所以除了姓名,一般人不用子。
而周朝,一般不称呼王为君。就好像东周列国,一般都称呼国公为大王【dai? ?wang】。
百度词条:
君(拼音:jun)是汉语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 ,古字形从口、从尹,尹代表掌握权力者,口表发号施令。古代帝王崇尚无为之治,具体的事都由手下人来办理,这些主持办理具体事务的人就是“君”。周代“君”主要指朝廷官员及诸侯国、方国的首领;战国时又用做功臣或贵族的封号;后世便衍生成帝王之称,指一国之国君,即最高统治者。后来,“君”也变成一种敬称。
这里其实有一个错误的地方,那就为无为之治?古代,商代?没有。周朝?没有。那要到东周列国老子才提出来的。而没有一个帝王崇尚无为之治。荒废朝z,荒y无道,宠幸奸臣倒是有的。古代帝王,又是各个都是道士,和尚,说是修身,治国,平天下,那都是口号。怎么可能无为?
当然了,这个并不是要说的重点,而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劝国公的文章里提到的君子。
知道为什么要提这个吗?
因为时代背景是周朝,虽然早已灭亡,不过空架子还在。也就是诸侯国都表面认同周天子的地位,也就是天下只有一个国君,就是周天子的情况下,孔子可不仅给鲁国的国公讲君子之道,讲王要亲近君子,疏远小人的道理。
那是什么?
那是谋逆,是谋反,是大逆不道。
为什么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