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翰的好运眷顾之下。
接下来几天社科院考古所对M-168号墓的发掘可以说是非常的顺利。
根据告地书,结合墓主人的棺椁制度,可以确定这位墓主人生前是个五大夫。
五大夫在秦汉二十等爵里,是第九级,刚好位于“士”和“大夫”的分界线,属于刚步入“大夫”层次。
墓主人那契合了“大夫三重”的一椁二棺下葬规格,也印证了这点。
随后,陈翰他们也陆续在边箱内继续清理出了一些陶器,形式和M-105号墓的陶器基本相似。
也是灶、仓、瓮、罐、壶、盘、甑等生活用具。
不过这些陶器和“司薄先生”的陶器一样,都比较朴实无华,均为泥质灰陶,大多素面,少数有饰绳纹和暗纹。
从这点也可以看得出来,陶器发展到西汉之后,已经到了最巅峰的时代了,形制和样式基本固定。
追求好看的话,就只能是用新成熟的漆器了。
当然,再过个千年之后,华夏陶器会再次迎来一次大变革,从陶器基础上孵化出的瓷器,将会作为华夏的名片,享誉世界,引领世界瓷器风潮。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在边箱底层发现的竹简了!
没错,这位墓主人有带着竹简入葬。
一共出土了六十六枚竹简!
粗略一看,文字是用隶体写的,这是好消息。
但是可惜的是,这些竹简记载的字并不多,有的一个简面上才两个字,有的多的也就十个字出头一点。
而且文字虽然很清晰,但是内容却并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先秦失佚文章或者先贤著作。
这些竹简只是一册纪录了随葬品的清单,叫做《遣册》。
这一般是陪葬品较多,比较较为正式的贵族,会准备的东西,用处其实也类似告地书,都是给地府官员看的。
由于竹简出土后就迅速氧化,大家还没来得及看清全部内容。
依稀只看到了一些零碎的句子。
如“八寸漆盘三只”“杖一左棺中。”“马十匹”之类的记载。
得等后续将竹简送去荆州文保中心进行竹简的修复工作后,才能将内容详细与大家清理出土的随葬品进行逐一对比,看看有没有遗漏。
这也就得亏荆州这边历来常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竹简和竹牍,以及各种文物,这才有一个专门的文物修复机构。
荆州文保中心,在全国范围都是数一数二的文保机构!
每年能修复木漆器文物800件至1000件、竹木简牍1万枚至1.5万枚、丝织品4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
这次凤凰山墓葬群出土的大部分陪葬品,都得送到荆州文保中心去进行修复!
当然,连带着陈翰发掘出的那个不知道用来干啥,并且竹面还写满文字的长方形竹片,也一起被送去修复了。
由于陈翰的篆书识读水平非常的好,再加上他作为新人,也没见识过荆州文保中心是啥样的,甚至都没怎么接触过文物修复工作。
所以在将第一批出土文物都清理完成后,孔建文大手一挥,就派遣陈翰将这批文物送去荆州文保中心。
顺便让他去见见世面。
对这个任务,陈翰是非常乐于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