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个时候的农村的人们几乎家家夏天养蚕,冬天就去山上伐木烧碳。
能干的农妇一年可以养四茬蚕,蚕养到一定的程度,就用晒干的树枝堆起来,一层树枝上面撒上一层蚕宝宝,最后再用干草苫子罩起来,外面捆上绳子固定,这个过程叫“老蚕”。
一般四天后,拆开罩在外面的苫子,就可以看到蚕宝宝已经变成白花花的蚕茧了。
蚕茧煮熟摷丝后,就会有新鲜的热乎乎的蚕蛹可以当下酒菜了。
由于行兰给出的收购价格高,十里八乡的摷了丝后,都是早晚等着他上门拿货,也有等着花钱的会自己给送上门来。名声越传越响,以至于在他收购的这个范围之内,外地的蚕茧贩子都不愿意来了。用现在的话说:这是垄断了吧。
说话间,寄存的老乡用手一指前面,说:南蛮子来了!
茶伙计给送过来一壶泡了老干烘的茶水,和一个装有开水的罐子。那时候农村还没有暖壶。
这时蛮子已经走过来了,打过招呼,行兰拿马扎给他坐下。
寄存的老乡一看这里有客人来就自觉的先走了。
我今天是再来拿你家生丝的,你的货多不多呢?
蛮子开门见山的问。
行兰先用有红色茶花的茶碗给蛮子倒了一碗老干烘茶,说,生意不忙,来,兄弟先尝尝我们本地的老干烘茶,看看好不好喝?
蛮子端起茶,轻轻的喝了一口,品了下,伸出了大拇指,说:好喝,好喝!就问这个茶喝起来挺好的怎么叫“老干烘”这么一个名字呢?
行兰笑了笑说:老干烘是当地人的俗称,正儿八经的名字叫黄大叶茶。
南方人都喜欢喝茶,有很多大项目也是通过送好茶当礼品或者在茶馆里喝茶谈成的。蛮子就说:我下次再来的时候给你带我们当地的茶尝尝。
行兰说你可不用那么麻烦哈。
在这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中,两个人说话的语气不觉得比刚才热乎了好多,谈话的气氛也逐渐随和起来。
蛮子说:我上次从你这里拿走的生丝,很受我们那边人们的喜欢,因为你们这里的生丝因为气候的原因,没有那么多雨水,也不怎么潮湿,所以生丝颜色看上去特别好,我回去价格翻倍去卖,两天就卖完了。
蛮子端起茶碗又喝了一口大叶茶继续往下说:我这次过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和你说:我先给你付上货款,以后我一般就不过来了,每五天我会安排一个专门小车过来取货,每次最少要300斤。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那个时候的交通比较落后,很多时候都是靠双脚走路丈量天下。所以就催生了一个专门给人家运送货物的苦劳力。有挑担子的,类似于泰山上面的挑山工,还有一种是有那种木头做成轮子的独轮车,这种推货运输的一车能推300至400斤,比起挑担子的来说,挣钱会多一点。
所以,蛮子说的小车可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小车哦!大家可别混淆。
行兰心里一阵狂喜,可是脸上又不能让蛮子看出来。
接下来蛮子又说:关于价格的问题,我感觉有必要再和你谈一下。
一提到价格,行兰就想起给他贵两成的事。脸一红忙说:应该的,应该的……
欲知南蛮子和行兰怎么他们价格的问题,下回为您讲述,下回更精彩
喜欢的老铁们帮忙加入书架,转发分享了哈,在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