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前面的陈家村,周斌心里不可抑制的激动起来,忍不住频频回头看向后面的车队。
离陈玲家越近,心情越是激荡。
马上他就要和陈玲订婚了。
最前面的小汽车上,大堂哥周俊一边开车,一边打趣坐在副驾驶上的周斌。
“老弟,不用紧张,放轻松点,只是订婚而已就激动成这样,等到结婚的时候还得了!”
周俊是周斌大伯家的孩子,是他们这一辈人中最大的那个,比周斌整整大了十岁,从小就很照顾周斌。
这次一起来的人里面本来没有他,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直接自己跑了过来,非要跟着一起去瞧瞧。
几人拿他没有办法,只能带着他一起来了。
说起来,周俊也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表现的明显有些兴奋,就算是开着车,嘴上也说不停。
“小斌,听说你和你对象在初中就认识了,在一起这些年了,确实是时候给人家一个名分了。”
这个年代的思想还相对比较纯朴,尤其是在农村,并不像周斌重生之前那么开放。
像他和陈玲这种情况,走到结婚这一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真要说起来现在才送礼已经有些晚了呢,要知道周斌他们这个地方结婚最早的记录,可是只有十三岁,而且是奉子成婚的,想想就知道有多离谱。
虽然这是极个别现象,但由此也能看出来,这个年代,大家结婚的年龄普遍偏小。
通常情况下,差不多也都是二十岁出头就结婚的人比较多,周斌今年十八岁,如果不上学的话,等两三年也差不多到了结婚的年龄。
大堂哥周俊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就是21岁结的婚,如今最大的孩子已经快十岁了。
这些年老周家没有什么喜事,周斌这次送礼可以说全家总动员。
和老陈家一样,陈建国发达了,陈玲的两个叔叔也跟着沾光,老周家的情况也相差不多。
自从大排档的生意越来越好,再加上刘长远甚至是孙书记,这些官面上的关系被人所熟知之后,周为民在县城里的地位直线上升。
甚至是老柳老谢两人出门在外都有不少人追捧和巴结,搞得他们一开始还都有些不适应。
过了半辈子社会最底层生活,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竟然成大人物了,哥三个一时间都有些不适应。
尤其是老柳性格内向,每次面对众人的追捧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一来二去也就很少出门了。
老谢虽然比他好一点,但也差不到哪里去,只不过他倒不是因为性格问题,只是单纯的不喜欢和别人虚伪客套罢了。
用他的话说,戴着面具和人聊天,实在是太累,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去牌场打几圈麻将来的轻松自在呢!
在魏天宇没有离开之前,对外应酬的事一般都是由他来负责,等大家分道扬镳,这种事自然而然就落在了周为民头上。
矮子里面挑将军,相比于其他两人,他算是稍微比较正常的了。
虽然同样也不擅长做这样的事情,不过架不住后台实在太硬,有孙书记的名头在,不说在余县地区,就是整个市里,不论碰见谁都会给几分面子。
时间一长,锻炼的多了,周为民倒也因此结交了一些人脉。
一开始虽然都是冲着刘长远或者是孙书记的面子,但周为民人品本来就不差,做人做事也有自己的原则,心里也没有什么弯弯绕绕,和他相处起来让人感觉十分轻松倒,也和不少人处出了几分情谊。
等彼此关系熟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周为民开口向他们请教了一些赚钱的门路。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家里的兄弟姐妹。
周为民一共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周俊就是周斌大伯的儿子。
真要说起来,兄弟四人中还就数周为民混的比较好一点,跟村里的一个老师傅学了一手盖房子的本事,在家里周边给人家盖房子,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2000多块钱。
老大,老三以及周斌四叔则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耗在了田地里,只有偶尔在农闲的时候外出打打零工,一年到头挣得确实比不上周为民。
不过各家虽然条件不是太好,但兄弟四人之间却十分团结。
逢年过节整个大家庭也会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谁家有了困难也都不遗余力的进行帮扶。
四兄弟相互扶持之下,一路走来倒也没有人敢欺负。
在周斌记忆中,重生之前他混的不是太好,除了过年之外很少回家,不过只要是他回来,无论是两个叔叔还是大伯,对他都十分关心。
当他年过三十依旧没有结婚时,不仅周为民和刘云操心,叔叔大伯们也时常为他忧心不已,三婶更是亲自出马给他张罗相亲对象,而且不止一个。
虽然最后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但这份心意周斌是领了的,知道他们都是真心的关心自己,希望他能过的更好。
因此,重生回来解决了自家的经济情况之后,周斌特意和周为民提到了这件事,打算带着叔叔大伯他们一起发家致富。
其实就算他不提,周为民也早已经在考虑这件事了,要不然也不会特意向自己县城的好朋友们打听一些挣钱的门路,就是为了这一刻准备的。
现在听周斌这么一说,爷俩顿时一拍即合。
见周为民已经心有成算,周斌就没有再多去操心这件事,那个时候他刚升入高三,面临高考的压力,实在是不想分心,就把这件事全权交给了周为民和刘云去处理。
周为民办事也十分利落,三个月时间不到,就帮着自家兄弟各自找到了生财的门路,在中间牵线搭桥,各自让他们搭上了几家在县城生意做的比较大的一些人,算是正式有了自己的事业。
再加上由他在一旁保驾护航,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县城立住了脚跟,家里的条件也肉眼可见的变得越来越好。
虽然是亲兄弟,但叔叔大伯对周斌一家还是十分感激,本来就亲近的关系,越发融洽了。
那一年过年,老周家前所未有的热闹。
兄弟四人齐聚周斌大伯家,家里所有成员一个不落,集体吃了一个年夜饭。
凌晨12点刚过,周俊就把提前准备好的烟花给拿了出来。
零点的钟声敲响,这边烟花就响了起来。
做生意也已经好几个月了,家里的经济条件明显好了起来,因此,今年不像往年那样吝啬,一口气买了非常多的烟花爆竹。
各式各样的烟花在周斌大伯门口响了足足快一个小时,几乎引来了全村所有人驻足观看。
本来大家还十分好奇,谁家这么财大气粗,竟然一口气买了这么多烟花爆竹。
等见到是老周家的时候,个个都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眼神中透露着满满的羡慕。
现在整个村谁家不知道,周为民帮着自家兄弟搞起了事业,现在做的风生水起,日进斗金。
不过其他人对此除了羡慕,也只剩羡慕了,谁叫他们不是周为民的兄弟呢!
这一幕让他们不由得再次感慨周家的好运,竟然出了周斌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看着之前和他们条件差不多,甚至比他们生活水平还要更好的邻居,被自己远远的甩在身后,周斌叔伯们的虚荣心得到了巨大的满足。
还是那句话,人活一世从来都不是为自己而活的,大多数人都是活在别人的评价里的。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面子上的事从来都是大事,尤其是在农村这个根本不会有秘密的地方。
周斌记得非常清楚,在他重生之前那几年,整个农村刮起了一阵攀比之风,各家各户如果没有一辆小轿车,都不好意思出门。
先不说车是好是坏,但必须要有。
出门买东西,串亲戚,尤其是相亲,没辆车代步绝对是非常丢面子的事。
虽然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像十几年后那么差,但攀比之风什么时候都有,见别人生活过的好自然羡慕。
尤其是本来还不如他们的人一下子发达了,自然让人唏嘘。
日子过得越好,周为民的三个兄弟对周斌家就越感激,他们很清楚,没有周斌就没有老周家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