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大运河: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它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5世纪),后经隋朝(7世纪)和元朝(13世纪)两次大规模扩展,成为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它跨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经隋朝数次开凿形成的南北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全长1794千米,水面宽50多米,最窄的地方也有30~40米。运河修通后,隋炀帝杨广率领数达千艘、长达200里的船队,从洛阳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前往扬州游玩。杨广乘坐的龙舟,高15米,宽17米,长达67米。由此不难看出大运河的规模和通航能力。
南北大运河是由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永济渠以及江南运河连接而成。其开凿的时间前后不一,计有20多年之久。
开皇四年(公元584年),隋文帝杨坚为了改善漕运,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水自大兴城(即长安)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又曰广通渠”,历时3个月。
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下令调集民工,开挖江淮河段,“于扬州开山阳渎”。山阳渎长约300里,疏导了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调集河南诸郡民工100余万人,开挖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彀、洛水入黄河,又从洛阳东面的板渚引黄河水与汴水合流,然后又分流,折入淮水,直达淮河南岸的山阳。通济渠、山阳渎连接后,淮河南北漕运畅通。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春,隋炀帝又调集河北诸郡民工100余万人开挖永济渠。这个工程先引沁水入黄河,又自沁水东北开渠,到达临清合屯氏河。主要用途是通舟北巡,所以称之为御河。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冬,隋炀帝下令修江南运河。工程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开始到余杭入钱塘江,全长800余里,河宽10余丈。
隋朝修筑的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西至长安,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5条大水系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这是一项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南北大运河开凿的原因,演义小说都归结为隋炀帝醉心游乐。事实上,主要因为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方面的客观需要。从经济方面来说,当时政治中心长安和洛阳人口激增,粮食供应严重不足;而江浙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资源丰富,十分繁华。南北的经济需要交流,水运方面的状况尤其需要改善,漕运南方的粟米丝帛到中原地区来,促进了南北之间的贸易往来。从政治军事方面来说,南方广大地区大小起义始终不断,隋王朝鞭长莫及。为了进一步控制南方,隋王朝也需要修建一条运河来及时运兵,以镇压当地的反隋活动。开凿南北大运河是经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当朝统治者的个人好恶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隋朝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功在当时,利在千秋。大运河自从凿通以后,就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运河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铭》说:“今自九河外,复有淇汴(即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在运河两岸,商业都市日益繁荣。自隋唐以后,沿运河两岸如杭州、镇江、扬州、淮安、淮阴、开封等地,都逐渐成为新兴商业都会,这些城市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成为繁盛一方的大都市。
开挖大运河,要穿越复杂的地理环境,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都需要解决一系列科学技术上的难题。工程设计到测量、计算、机械、流体力学等多方面的科技知识。这一工程的完成,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