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公元58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村)人,是我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后世尊之为“药王”。孙思邈的医学造诣很高,是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宋代林亿称道:“唐世孙思邈出,诚一代之良医也。”
孙思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敏慧强记,7岁时每天能背诵1000多字,人称神童。他幼年多病,家中为他治病几乎倾家荡产。他经常见到老百姓生病没有钱医治而死去,加上自己的切身体会,他10岁时已决心要当一名医生。他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来刻苦攻读医书,钻研医学,20岁时已能给亲朋邻里治病人,他本人所患的疾病最后也由自己治愈。
30岁时,孙思邈离开家乡,长途跋涉到太白山隐居,边行医采药,边研究炼丹术。这期间他成功地炼成了太一神精丹(即氧化砷)。孙思邈用它来治疗疟疾疗效非常好。后来这种方法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引起较大反响。40岁时,孙思邈在切脉诊候和采药制丹等方面已经卓然成家,医术也日臻成熟。
在民间治病救人的同时,晚年孙思邈主要从事著书立说。70岁时,孙思邈积50年医疗实践之经验,编写了《千金要方》,30年后,又写成《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相辅相济,成为中医学史上极有实用价值的医学手册。除此以外,孙思邈还著有《枕中素书》、《福禄论》、《会三教论》、《老子注》、《庄子注》、《明堂图注》、《孙真人丹经》、《龟经》、《玄女房中经》、《摄生真录》、《千金食治》、《禁经》等。
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都托病辞而不受。他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农村,为百姓治病。病人来向他求医,不论其贫富贵贱,亲近远疏,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遇到患有传染病的危险病人,他也不顾个人安危,及时为病人诊治。他高尚的医德颇受世人敬重,当时的大学士宋含文、名士孟诜和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等均以“师资之礼”待他。擅长针灸的太医令谢季卿,以医方针灸著名的甄权、甄立言兄弟,长于药性的韦慈藏,唐初名臣魏徵,都是他的好友。
《千金方》是孙思邈的代表著作,书名取自“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之义。《千金方》是《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合称。《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共30卷,分医学总论、妇人、小儿、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痈疽、痔漏、解毒、备急诸方、食治、养性、平脉、针灸等法,总计232门,收方5300个。《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篇,也是30卷,其中收录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所未有的药物,补充了很多方剂和治疗方法。这两部书,收集了大量的医药资料,是唐代以前医药成就的系统总结,对学习和研究我国传统医学院重要的参考价值。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千金方》首创“复方”开式,是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发展为一病多方,灵活变通了张仲景《伤寒论》中一病一方的体例。有时两三个经方合成一个“复方”,以增强治疗效果;有时一个经方分成几个单方,以分别治疗某种疾病。
《千金方》把妇科列为临床各科之首,为中医妇科和儿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千金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千金方》还谈到了系统的养生问题,提出去“五难”(名利、喜怒、声色、滋味、神虑)和“十二少”(思、念、欲、事、语、笑、愁、荣、喜、怒、好、恶),以及按摩、调气、适时饮食等。《千金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在中药学上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