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瑾的笑容慢慢消退,面色冷然,眼眸如冰。
梅宁轩听完,面色淡然,道:“瑾儿放心,北唐府,不会有事。”
“师兄就这么肯定么?”北唐瑾陡然笑望着梅宁轩。
“此时大夏的兵力都调到了边关,大夏皇帝要依靠北唐府的兵力,他动不了北唐府,所以瑾儿不必担心,至于你的罪名,等战事一完,这罪名也就没有了。”梅宁轩声音平淡得说着,没有一丝的起伏,仿佛,北唐瑾提出的,也本不是什么大事。
北唐瑾面色一沉,陡然惊住!
她方才,不过是在试探梅宁轩,她自然了解大都的情况,可是,却未料到,梅宁轩也如此了解,而且,毫不避讳得告知她,他已经很了解大夏的情况了。
这说明什么?此时大夏内部有人正和梅宁轩里应外合,否者,相隔千里,他怎么能如此清楚呢?
事情难道都发展到这种地步了么?北唐瑾不敢相信。
对面坐着这位温文尔雅,面色平常的男子,竟然如此心思深沉,比她想象得可怕不知道多少倍!
北唐瑾陡然发现,她此时陷入了什么样的境况,她入的不是沼泽深渊,而是,无尽未知的一切。
“如此说来,我还是要感谢师兄,让我在你这避难所,和永昌相安无事么?”北唐瑾冷笑,“师兄既然如此在乎我们之间的情谊,为何要强人所难!”
“我会放你们走。”梅宁轩说,“你们先在这里住几日吧。”
北唐瑾心中一叹,不管她怎么说,甚至要激怒梅宁轩,可是,对方始终是这种淡淡的态度,她越发心中没底,他就像是被铜墙铁壁包裹了,刀枪不入。
再也没有说话的必要了,永昌公主也听明白了,无论如何,梅宁轩都不会改变主意,她和阿瑾,也只能暂时住在这里,硬闯是不可能出去的。
然而,他们这里如此风平浪静,大都却因为这次和亲的失败惊起了大风波。尤其是,永昌公主和北唐瑾都下落不明。
人还没找到,朝中一派进言说要缉拿北唐瑾,甚至将北唐府的人收监,因为北唐瑾恐怕是通敌叛国了,要和梅宁轩合谋攻打大夏。
也有一方说,北唐瑾乃大夏良将,又师出静箴大师,倘若贸然动了北唐府的人,恐怕适得其反,本没有通敌叛国,也被逼迫得通敌叛国了。
皇帝听着两方争执不下,也有一阵头痛,不知该当如何处置此事。
而皇后这几日正在查凤麟出征前期的大事小事,翻了实录,又翻了史官的记载,却是还是没有眉目,而泰王妃在这个时候进宫了。
她惊喜得抱着一本诗经,给太后和皇后看。
两人皆是一阵狐疑,怎么是一本诗经?
泰王妃激动地翻开中间一页,指给太后看,“姐姐,你看,这是麟儿的笔记,他在这里写了一句话。”
太后狐疑的看去,泰王妃翻开的正是《月出》一篇,而在“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旁边,有一行极小的字。
皇后也看去,只见上面写着,“此去边关,再难相见,雨夜缠绵,若知真相,能否不怨恨?清雪,清雪……”后面是写了无数个清雪。
看罢,皇后和太后都看向泰王妃,“你是怎么找到这本书的?”
泰王妃笑道:“麟儿喜读《诗经》,而且,这书包裹得严严实实,放在锦盒里,我一瞧,就是要紧的东西,结果,翻开一看,竟是……
泰王妃笑得合不拢嘴,皇后皱眉翻开其他页面一瞧,里面都是一行行小字,皆是凤麟写的,而且都是关于清雪的。
皇后知道凤麟一直心慕安清雪,可是,却未料到,已经痴狂到着迷的地步了。
“难道当年有什么隐情?”太后还思虑着那几行小字的含义。
看起来,凤麟是在安清雪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她同房,那么这样的话,其中一定有人相助。可是,不是说凤麟都进不去门么?两人怎么睡在一个屋子里面的?
这时候,皇后陡然想道一件事,脱口而出,“当年五周国进犯,皇帝派遣的主将是北唐洵,他当时是升了一级派遣的吧!”
“你是说,北唐洵他……”太后猛地看向皇后,验证她的猜想,皇后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