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波杨府内,刚刚吃过早饭的杨云帆在耍过一套叔父教过的枪法之后,回到了书房,继续研读着祖父留下的兵书;
杨延昭则是带着妻儿在府内逐个院落里逛着、介绍着。
这时一个府内的小厮一路从前院跑过来,躬身说道:“四爷,宫里要来人了,有圣旨,老太君让我喊你去前院一起接旨。”杨延昭一听也是急忙带着妻儿向前院走去。
来到前院时,杨云帆搀扶着佘太君也正在书房内往前院门口迎去,杨延昭整了整衣衫,跟随着母亲一起朝大门口走去。
传旨的宫人还没有来到,已经派了人前来传达,杨府院内也摆好了香炉,在等待着圣旨的到来。
不一会,一顶四人抬着的小轿来到了天波府门口,从小轿上下来一个四十余岁的太监,他身材修长,面白无须,此人正是赵匡胤最信任的大太监王继恩。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宦官,生的眉清目秀,面白无须;其中一个人手上还举着一个锦盒,圣旨就放在锦盒内;
王继恩下轿后整了整衣衫,向着门口迎接的众人走去;
走到近前,王继恩满脸堆着笑,着拱手对着佘太君说道:“老太君近来身体可好啊,官家可一直挂念着您呢,”
佘太君在看到下轿之人是王继恩后也是一愣,没想到皇帝竟然会派他这个大太监来传旨;
王继恩虽是一个太监,但是他也是能带兵打仗之人,宋朝的皇帝对武将们不放心,一般选定领兵之人后,都会派一名宦官作监军,以便于随时掌握军队的动向。
而王继恩不但会带兵打仗,还能让皇帝放心,因为宦官再怎么有野心,也不会登基称帝;而武将就不同了,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也是因此,王继恩在宫里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最主要的是赵光义能够登基,王继恩的功劳是非常大的;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之时,皇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命当时身为内监的王继恩传旨,宣皇子赵德芳前来继承皇位,王继恩领旨后并未按照皇后的意思办,而是通知了晋王赵光义进宫登基称帝,所以王继恩对于赵光义登基称帝是有从龙之功的;
所以一般的传旨之类的事情都是差遣其他人去传达,此次皇帝派王继恩来传旨,佘太君感到惊愕也是情理之中了;
佘太君笑着对王继恩说道:“承蒙官家挂念,老身这身子骨还算硬朗;只是怎敢劳烦王大官前来啊,真是折煞老身了。”众人边说边走到院子里。“大官”是人们对宦官的尊称。
“老太君这是说的哪里话,当今我大宋能以武建功,而让家人能获得太君称号的,也就蜀中的唐门老太君和杨家的老太君啦。杨家世代忠良,为国征战,官家差遣老奴前来,也是老奴的荣幸。”王继恩一脸人畜无害的笑脸回答道。
看府内的众人都来了,王继恩清了清嗓子,收了笑容正色说道:“官家有旨意。”
众人在院子里齐齐跪下,王继恩见佘太君也要跪下,急忙一扶说道:“老太君,您是官家亲封的一品诰命夫人,有诰命在身,可以不用跪拜礼的,”
佘太君见如此,也就施了一礼后,拄着拐杖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