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走了,只剩下小皇帝对着天花板发呆。
从天津电报学堂就可以看出,堂堂大清国,四万万人,却没有能够为国家效力的人才。
这不由得让光绪帝有些头痛。
要想完成国家的蜕变,国民就必须接受高等教育。
教育是一个国家万年之根本,由经过教育的百姓组成的国家,才能富强。
教育更是国家防御的主要力量。
想当年,一战后的德国,为什么能在短短二十年之间一跃成为欧洲强国,就是因为他们有着极高的国民素质。
战后重建工作能够得以迅速展开,隐隐有成为欧洲最强国的势头。
所以,光绪帝已经打算将抄家来的资金投入教育和科技事业,为大清国的明天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一系列关于科举、政治、商业、农业、矿业、洋务的改革措施如一进行。
光绪六年,一八八零年,一月。
五年的时间,如同沧海桑田一般,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期间,新疆全境在一八七六年底收复。
在朝廷的支持下,左宗棠继续屯兵北疆,誓要与沙皇俄国决一死战。
迫使次年一八七七年签订《伊犁条约》
《伊犁条约》:一:之前划失的伊犁南境特克斯河流域2万多平方千米领土归清政府所有。
但仍失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北疆的斋桑湖以东地区
二:准许俄国在肃州(嘉峪关)、吐鲁番二城增设领事;准许俄在伊犁、喀什及天山南北两路各城免税贸易。
三:清政府偿付俄900万卢布约五百万两白银。
对于这样的条约,清政府还能接受。
光绪帝也不好和老毛子彻底急眼,到时候谁也下不来台。
1878年,新疆正式建省,由刘锦堂为首任巡抚。
除了西边偏远地区,当前,整个东部和中部,所有地方政府都已经建立电路,普及电报。
这也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而电报的普及也让朝中不少官员彻底臣服,甚至商业也流行起来使用电报,这也算是看见回头钱了。
随着清廷鼓励建造学校,全国范围内纷纷开起了学堂,一大批学子蜂拥而至。
可以说教育的投入目前是根本没有回报的,但是你却不得不投入,前期开设的学堂都是清廷花了很多银子。
所以,在教育这方面,几乎年年掏空了清政府的国库,各种类型的国债颁发才支撑着大清走到了现在。
目前京城成立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由于各方面限制,暂且设立七大类,经济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
以便吸纳各地的人才。
没有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挡,各地实业创办的有声有色,虽然仍有不少阻力,但总体还是成好的方向发展。
这几年清政府有着开明的政策,改革了行政机构,鼓励、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的发展。
鼓励创办实业,兴建铁路公路,各省设立招商局等重大举措。
各地的兵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瞬间拔地而起。
东部各省几乎都有近百家大小不等的兵工厂。
当然这些兵工厂大多数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朝廷的拨款。
目前大清的军备供应已经能够达到自给自足。
江南制造总局甚至还时不时还接一些海外的订单。